标签:
地产房房产黄峻楼市 |
分类: 房地产专栏作品 |
2013年的楼市至目前看来,调控仍没有明显的放松,加上最近出台的“国五条”,全国性商业地产集中近年推出,结合全球的经济不景气、国内制造业周期性下行、世界经济危机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将会进一步加剧楼市的结构性分化。
结构性分化就意味着楼市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产品的分化,简单而言,就是在不同的地区与不同的城市,楼市的走势会有较大差异,而且在同地区同城市,不同产品也会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呈现越来越明显的态势,这就是所谓的楼市结构性分化较为通俗易懂的解释。
既然楼市的结构性分化在加剧,那么,就意味着无论是买房自住还是投资房产,住宅也好,商铺写字楼也罢,都要细心分析,认真比较,毕竟现在不是“万马奔腾”的牛市,而是一个分化的市场,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触雷”。
那么楼市选择的“趋吉避凶”就相当重要了。既然目前管理层要压制投资性性需求,那么我们就集中看看如何“避凶”这个层面,避凶就意味着避开有购买市场风险的房地产市场或者产品。
哪些最危险?分区域、产品两个角度看:
区域层面:
这些城市与地区,都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点:单一化。
单一化基本有以下3种情况:
(1)单一化资源城市,是指单纯性以某种自然资源为核心竞争力,例如鄂尔多斯、神木。想做“迪拜模式”?世界上真能有第三个成功的迪拜?别人的成功,很多不像唐骏的学历那样可以“复制”的;
(2)单一化地理优势城市,指其地理位置接近核心城市而没有其他明显自身竞争优势的城市,例如唐山市。这里所指的“地理优势”,是指一个城市或者地区,因为地理上靠近核心城市的优势,而非交通、海洋、运河枢纽的优势。
我们就以唐山作为例子,北京到唐山高铁只需一小时,但北京的房地产情况却与近来爆出“黑灯城”唐山大大不同。从最近央视公布的情况看:1月份北京新住房价格环比上涨2.1%,这是三年前刺激政策引发购房热以来最大的单月涨幅;而唐山在2009年以来新建的商品房要10年才能消化完,谈价格更是惨不忍睹,而更严重是唐山的一个所谓沿海国际金融中心,比北京的国际金融中心规模大3倍,却建成至今几乎没见国际性金融机构进驻,基本是空置状态。
搜房网数据显示,北京住房均价已经达到每平米25075元人民币(合4000美元),是这个具有所谓“地理优势”的唐山每平米6024元人民币均价的四倍多,可谓冰火两重天。
回看世界,这种截然不同的房地产“双轨”市场,其实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在英国,伦敦房价飙升,把该国其他地方的房价远远抛在后面,伦敦周边的城市还是与其房价相差以倍计算。而当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伦敦与美国的纽约房地产市场相当持稳,而英国与美国很多地方的房价大幅下跌。
这个房地产市场经济规律国际共通,因为一个核心城市可以成为“核心”,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也是经历相当长时间形成。
而我们理想化的所谓“一小时生活半径”,也完全没有考虑到国内的真实交通情况:例如车的限行、高铁的班次是否合理、高速公路高昂的费用、涨多跌少的油费车税、周边城市的配套等。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的忽略:厌恶指数。厌恶指数是消费者一种心理学领域的反映,与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等相关。在目前国内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制度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背景下,国民交通意识与心理素质也十分薄弱,而国内汽车却以世界最快速度在增长,城市规划更是往往无法跟上这个现代化进程。那么,现状就是城市内的交通情况普遍是堪虞的,而公共交通情况同样不乐观。老百姓对于行进在繁忙时段的路上,已经萌生一种越来越严重的“厌恶”,想指望老百姓非常接受在北京这种核心城市工作、在唐山这种周边城市居住,只是一个理想化的一厢情愿,何况还有中国特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卡在那里。
因此,所谓生活半径的“设想”,在现实面前就变成“骨感”十足。而且还要考虑到在政策制定上,中国优先考虑大城市,而往往让较弱的周边城市付出代价,无论在生活配套还是公共教育、医疗方面。
限购之初,热点溢出大城市,向不限购或者限购不严的周边中小城市扩散。当调控成为常态之后,一些前期上涨过快、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中小城市显示出疲态,风险迅速释放。
(3)经济发展过于单一的城市:如资本运营的温州、出口基地的东莞。当这些城市的单一优势“长风破浪”顺势时,市场往往会“春风满面”,但是,有利就有弊,当出现危机时,这些城市楼市就往往“兵败如山倒”。
说到容易做到难:
首先,供应过剩问题的波及面很广。数据提供商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最近编制中国50个风险最高的房地产市场列表,从与俄罗斯接壤的东北小镇黑河,到另一个端云南的普洱,都被列入该表。
最后,大城市无论开发成本还是购房价格太高,对于购房者、开发商,门槛都是相当高。就令他们往往跻身其他非三大板块市场与区域。
下一篇《楼市选择之“趋吉避凶”之产品篇》会讨论产品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