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峻】楼市“限令”年底到期,明年政策会如何?

(2011-12-01 09:57:31)
标签:

地产

房产

房地

房地产

房价

国内经济

黄峻

楼市

保障房

限购令

廉租房

分类: 房地产专栏作品

【黄峻】楼市限令年底到期,明年政策会如何?

 正如一直我所坚持的:关于调控楼市,必须以国务院的公开文件做唯一标准。无论是住建部,还是国土部,无论是部门公开发文还是个别官员讲话,在楼市调控问题上,都是必须与国务院步调统一,如有出入和矛盾,还是以国务院正式文件为唯一标准。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经历了18个月的房地产调控成效已经显现,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情况已经得到遏制

 那么,在这轮调控中非市场化的行政干预手段---限购(限价)令,在近十个城市的限购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包括厦门、福州、海口、青岛、石家庄、合肥、中山、苏州等城市在颁布“限购令”(限价令)都明确12月31日为限购政策执行的“有效期限”。

 上述限购令即将到期的城市,不出所料,至今当地政府尚未对明年限购是否继续执行明确表态。基本都是:限购政策到期后是否延展,需视国家宏观政策而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近日在参加“锦溪国际湖居论坛”时明确告诉记者,限购令年底到期后肯定还会继续执行。“目前调控政策还不具备放松的条件,现在楼市调控的重点是防范房价反弹。”王珏林表示,一旦限购放松,各地房价很可能会出现报复性反弹,那样的话历时两年的调控成果将毁于一旦。“限购限价政策应当是较长期的调控任务,‘停限’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

事实上,很多分二三线城市对于楼市行政性的“限购”、“限价”,都一直显露出很“温和”的态度。从佛山市试图松绑限购令被12小时内紧急叫停,到中山市出台52天到期的“限价令”三线城市地方政府的调控力度一直都是很平衡、温和而且目前来看真正出台了限购措施的二三线城市并不多。

其中一些已经出台限购措施的二三线城市,限令具体制定和执行得宽松。以中山市、珠海事为例,虽然都限价了,但是对于购买,中山是没有限制,珠海是还可以买一间住宅,而且珠海只是限制一个区的价格。  

 那么国家的宏观政策会是怎么样?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会否出现松动?

 这就必须结合国内外经济环境,看近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精神。

 首先,国内经济坏境在最近是复杂多变,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国内已经48个月来都是增长的“外汇占款”在10月出现首次下降,同时人民币居然出现了单月0.5%左右的贬值。其他国内制造业指数等现行指标都出现变坏,国内经济环境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本轮调控的“导火线”---通货膨胀已经明显得到控制,楼市调控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讲法“已经具有成效”。

  那么,国内经济环境已经改变,再调控已经是会伤害经济发展,在基础上不再具备调控延续的条件。

  其次,国际经济环境更是不容乐观,欧洲债务问题层出不穷,而且问题有蔓延的走向;同时国际政治形势更是越来越不稳定,地区的国家间“角力”越来越白热化。中国目前还是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国际经济的问题,都会很快传导到国内。

最后,看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精神:

国务院已经肯定了18个月以来的调控效果很明显,国内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低迷,商品房价格下跌。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释放一个信号----在会中指出房地产业与50多个行业相关,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保持房产业健康发展,对于稳定经济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楼市持续低迷,相关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加之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已开始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保持楼市稳步发展更显得重要。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措施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会议对下阶段楼市政策的定调为:国家将着力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目的是“支持居民购房”,而不是维护高房价,但也不是要全面打压房地产市场,是在其中找到健康的平衡点。

而正在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在经济增长、稳定经济发展方面再次重点强调,目前估计原来的从紧的政策会因应国内外经济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在2008年的救市时,中央投放4万亿进行经济复苏,而目前中央正在研究一个10万亿对新兴产业、新兴技术等的投放,估计也是针对目前国际经济情况的应对。

 因此,我认为无论是国内经济调控,还是楼市调控,原来的调控政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而目前经济情况已经变化,调控的基础已经不再存在,2012年再从紧的调控已经不可能。楼市的调控也会转向,通过减负减税和落实住房保障制度,解决低收入家庭租房问题,同时会加大鼓励居民购房。

 而目前的楼市,无疑已经在底部运行,房价会在底部徘徊至2012年5月左右。我不鼓励盲目“炒房”,但是,无可否认,现在已经是按需求买房的时机。如果准购房者资金安排可以,现在已经是可以考虑买哪里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