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冢子村

标签:
邢台古村落清河县冢子村汉墓汉甘陵 |
分类: 走遍中国 |
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冢子村
告别沙柳寨赵三多义和拳,继续向东赴清河县。抄近道沿着曲里拐弯的村路,行驶40公里,一个多小时车程,到达清河县冢子村。冢子村的看点就是汉墓,清河县历来有“九冢十二营七十二那”的说法,其中的九冢就位于这里。汉墓位于冢子村西,282省道的西侧。
我在路边打听汉墓在哪里,路人指着这处冢子古庙说,这就是。汉墓居然身处古庙中,倒是稀奇。此处以前就有古庙,后来倒塌,此庙系1990年代依旧样重建。
走进冢子古庙大门,迎面是一座三霄殿。大殿内外,几位信女正在忙着做功德。三霄殿里,供奉着三位泰山老奶奶。民间把三霄当作送子奶奶,多有供奉。
三霄殿的西侧,为一座小小的狐仙堂。因为汉墓的封土上有许多洞穴,里面住着许多兔子、狐狸等动物,在民间就形成了很多传说,其中关于狐仙的居多。
狐仙堂内供奉着一位面貌和善的白须老者,据说在以前,谁家有了病人,只要送上一份香箔供品,便可得到一副灵丹妙药。还有传说,由于狐仙的保佑,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多次决口,却从来没在清河这一面决过口。1970年代,曾有人看见在日升日落时分,都有狐狸站在冢子顶上,像人那样捧着双爪向着太阳叩拜。由于不止一个人看到,一传十、十传百,当地人对狐仙的传说更加深信不疑。
最东侧有个更小的小庙,供奉的是南海观音。冢子古庙里既供奉道家的奶奶,又供奉佛教的菩萨,还供奉狐仙,各方和谐相处。
汉墓前方立有石碑一通,碑上镌《汉甘陵墓群碑记》,曰:清河自两汉至魏晋南北朝,为郡国治,曾名曰清河郡、清河国、甘陵国。甘陵又曾一度名英陵。其间,封清河郡王者,二十有几。名声显赫者,是清河孝王刘庆。东汉建初四年,立庆为太子,七年废,改立清河王,凡二十五年,曾就国,置清河邸。庆薨后,封孝德皇,葬于广丘。《后汉书·郡国志》载,清阳城内有汉清河王庆陵,北宋《太平寰宇记》云,清河王庆陵,在今郡东里许俗称的皇帝坟和再稍南今临西境内一座汉墓,计有十一座。除这座汉墓高大耸立外,其余皆夷为平地,且多被破坏性挖掘,墓主人身份无考。其中出土文物有玉璧、铜鼎和金缕玉衣片等,葬制等级颇高。此汉墓群一九八二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为更好地保护汉墓群,供人参观,特作如上简介。是为记。戊子年秋清河县文物保管所立。
石碑后有台阶通向墓顶。此汉墓当地人称之为冢子、大坟、大土堆等,是一座高大的圆形土丘,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土山。冢子周围原有八座小冢子,并称清河九冢。此冢子原来高20多米,底部直径100多米。1942年日寇占领清河后,将冢子顶部修葺平整,建了一座碉堡。现在还能看见顶部的平地,上面长满了荆棘、酸枣等,郁郁葱葱。然而,现在不但八座小冢子已踪迹全无,就连大冢子也有一面已经成了峭壁,据说是被人挖走垫宅基地了。
现存冢子底部直径60米,高15米,在方圆十里之内都能看到。冢子上面沟堑交错,狐鼠之穴甚多。在西南面已经可以看出土丘里面埋葬的石壁,也有人说是石棺。老人说,冢子下面有地下宫殿房屋,就在狐仙堂的下面,是真的。战乱期间,还有人趁夜偷挖冢子古墓,从里面挖出了银盘、珍珠等物。原来冢子古庙里面还有一块透龙碑,上面有一个不大的洞,据民国年间的记载,只要从洞口的南面向北看,不但能观看本朝的事情,还能够看到前朝的兴衰过程。
前一篇: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后一篇: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油坊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