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油坊码头

(2016-09-18 12:26:51)
标签:

邢台古村落

清河县

油坊镇

水陆码头

李大脚

分类: 走遍中国
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油坊码头

  从冢子村汉墓继续向东,行驶约15公里,就到了清河县油坊镇。这是邢台境内河北省的东端,镇子东边就是高高的运河大堤,运河在这里是冀鲁两省的界河。虽说叫油坊古镇,在镇子上却看不见一丝古迹,跟普通的村庄一般无二,且沙土地一片尘嚣,大街上尘土蔽日,惟一可游览的就是大运河油坊码头。

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油坊码头

  油坊镇原名油坊集,始建于明初,因该县北王庄村村民王充德在此开设油坊而得名。油坊镇紧靠卫运河,油坊码头是大运河上较有名气的水陆码头和物资集散交流中心,正因为此,油坊镇得以繁华一时。登上运河大堤,就能看到清河油坊码头的标志碑。

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油坊码头

  明代,大运河漕运为南北主干线,油坊古镇是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之一,有客运码头、百货码头、运粮码头、运盐码头、运煤炭码头等,总长933.8米,高10.2米。码头建筑材质以青砖为主,辅以干砌石、浆砌石以及少量砖砌建筑。

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油坊码头

  在明代至民国初年,油坊码头舟来船往,商贾云集,运输十分繁忙。白天桅帆不绝,夜间渔火闪烁,密密麻麻的帆船把煤炭、食盐、粮食、百货日杂等货物运到这里,然后再运往其他地方。

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油坊码头

  油坊码头是河北清河、威县、南宫、故城以及山东高唐、夏津、武城等地的商品集散地,被人们誉为“清河县的小上海”。也正因如此,使得油坊村发展很快,据记载,到民国初期已成为有人口2000多人,城堡周长三里的大集镇。

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油坊码头

  伴随着世事沧桑,这里如今已是“运河静寂,漕船难觅”。现在,油坊码头作为大运河河北段仅存的砖砌码头,已经伴随着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该段码头也得到重新修葺。但是,运河里的水还能承载得起货船吗?失去运输功能的运河码头也只能是一座死码头,是花瓶里的一景。

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油坊码头

  运河大堤上看不见一名观光的游客,码头下的水边,偶然能见到几个垂钓的钓客。重新修葺的码头为这些钓客提供了方便,这也算是运河申遗后的一点点作用吧。

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油坊码头

    运河对岸的山东境内,生长着一片片树林,在河水的倒映下,非常美丽。回来后上网查找,查到了清康乾二帝在油坊码头的故事。
  首先是康熙皇帝在油坊码头的故事。话说清朝年间,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康熙帝乘船从天津出发,沿大运河南下体察民情。他一路上游山玩水,观看春色美景,心中十分高兴。
  航船行至清河县地段,西岸出现一座繁华秀丽的集镇,就像是江南鱼米之乡,康熙帝就令航船靠运河西岸慢行。只见岸边水面上长满了荷花和芦苇,有一个小丫鬟在尽情玩耍,她顺手提起一支芦苇穗,发出了一声“姿儿”的响声。
  康熙帝灵机一动,就问随行大臣:“刚才提芦苇穗发出的‘姿儿’声,这个字该如何写?”有一位大臣忙献殷勤,说:“这是发出的一个声音,应该写作‘吱’字。”又一位大臣说:“应该写做‘呲’字。”康熙帝说:“都不妥,那都是动物叫声发出的声音应该写的字,怎么能用到植物上呢?”“资、姿、次、兹”,这些字都不行。
  这个“姿儿”字真是难坏了群臣。这时,一位大臣说:“中华既然无此字,咱们就一起创造这个字吧。”一位顺德府的官员说:“创造这个字必须有以下几个先决条件,一是得用手提,二是提的是草本植物,三是必须长在水中,生在土中才行,此字应该写成‘扌艹水土’才合适。”
  康熙帝看后很是高兴,“扌艹水土”字就这样定了下来。只不过这个字只在康熙字典里能查到,别的字典根本没有。这成了清河县的一段美丽的传说。

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油坊码头

  乾隆皇帝在油坊码头也有故事。乾隆年间一个秋季,乾隆皇帝去江南视察,过清河县时,见岸上风景优美,便在油坊镇码头靠岸,上岸游玩。
  当地百姓知道是乾隆皇帝来了,都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乾隆皇帝爱民如子,就坐在人群中间,同百姓拉家常。乾隆皇帝发现,后面有一个人没有跪倒,傻乎乎地站在那里,好生纳闷,大声喝问:“前面那小伙子,你怎么不跪呢?”那人高声回话:“我这不是跪着的吗。”
  乾隆皇帝起身走过来,见此人身材高大,差不多是常人的两倍,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李大脚。”又问:“你学的什么手艺,识字否?”李大脚说:“不识字,但会些花拳绣腿的武功把式。”乾隆龙心大悦,说:“那你就习练一下你的武功,让朕看一看好吗?”
  李大脚才十八九岁,初生牛犊不怕虎,就在一块空地上打了一趟少林罗汉拳。乾隆皇帝也是一位武功高手,见李大脚使出的全是正宗少林拳脚,非常喜欢,又让他操练兵器。
  李大脚取来一根二百多斤重的铁哨棒,舞动起来。忽然在空中来了一个鲤鱼打挺,大铁棒向后一伸,把一颗齐腰粗的大树身打成了两截,他又翻过身来,奋力一棒,把个大树帽打了个粉碎,从空中散落的树枝树叶,整整齐齐地落在地下,摆放成一大堆。李大脚从空中落下,跪倒在地,把那条大铁哨棒往地下一插,插进地面有五六尺深,面不改色心不跳,大声说道:“皇帝大人和乡亲们,小的耍得不好,请见谅!”
  乾隆皇帝微笑着说:“好好好,你乃中华真勇士也!”下令把李大脚带在身边,先编入御林军当军卒,以后有了功绩再提拔重用。从此,杨二庄村的李大脚成了乾隆皇帝身边的亲信随从,他以自己的绝顶武功,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皇帝封为四品带刀护卫,并赐封“玉带郎、引龙侯”官爵。
  后来,李大脚被奸臣陷害,乾隆皇帝知道后痛哭流涕,派专人把李大脚的灵柩送回到了家乡清河县杨二庄,下旨让当地府县花重金厚葬。

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油坊码头

  俱往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康熙皇帝安在?乾隆皇帝安在?李大脚又安在呢?还是做一名行者,闲来游山玩水,快活逍遥吧!
邢台古村落之——清河县油坊码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