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2016-09-17 19:36:09)
标签:

邢台古村落

威县

沙柳寨

赵三多

义和拳

分类: 走遍中国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在沙丘宫的土堆上叹罢那些雄材大略的古人,在不胜唏嘘并惺惺相惜之后,继续我的行程,赶往下一站——邢台市威县。从大平台向南上325省道向东,到达106国道后再向南,行驶30公里,不到一个小时到达威县。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威县是义和团的故乡,进入县城,就在大街中央看到义和团成员的雕像,身穿长衫,头裹头巾,手持枪棒,典型的农民军形象。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威县历史博物馆豪华气派,主要展出内容就是义和团。威县实在没什么名人,最大的名人就是建国后的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为他专门设了展厅。现在是中午12点多,博物馆闭门,要到下午3点才开门。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博物馆北面正对着一个偌大的广场,东西两侧各有一亭。这是西侧的亭子,亭下有石碑一通,上书“纪念义和团运动一百周年”。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东侧的亭子,亭下有一头像,是著名义和团头领——赵三多。现在是饭点,听说威县的饼卷肉很出名,我到附近找了一家饼卷肉店,10元钱买了一套,确实很地道,很好吃。吃罢,离开威县。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从威县县城向东行驶15公里,就到了邢台另一个特色风情古村落——沙柳寨,该村是义和拳首领赵三多的家乡。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这是沙柳寨村的主街,属于那种穷乡僻野类的,也没什么有特色的民居,惟一可看的就是赵三多的义和拳议事厅。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在村里的小卖部打听,获知议事厅的钥匙由一位赵姓老者掌管,并知道了这位赵姓老者的家。上门去找,赵姓老者的家却大门锁闭。正在不知所措,赵姓老者回来了,原来是去威县县城了,刚刚回来,真是巧,不然我白来了。赵姓老者把我领到义和拳议事厅,为我打开了门。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其实这是赵三多的家,院门坐东朝西。进院后,正对院门的是一座四角凉亭,亭下有碑,上书“赵三多纪念碑”。北侧还有一块文保标志碑,义和拳议事厅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北屋是正房,是传统的平顶房,明三暗五带两甩袖,前檐带出厦,两根立柱漆成了大红色,檐角有雕花,使得本显寒酸的陋室充满了喜庆的味道。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正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书“义和拳议事厅”六字,由路遥于一九八六年题写。据赵姓老者说,题写者是山东的一位大学教授。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赵姓老者虽然行动有些慢腾腾地,却丝毫不嫌麻烦,为我打开一道道门锁。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进入正房,西耳屋的西侧墙壁上张挂着一幅关于义和拳的漫画。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屋内,依然是赵三多的上半身塑像,不过罩在了玻璃罩内。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正屋内是展览,有关于义和拳的简要介绍,依然是沿袭中共定下的调子,说义和拳(团)是反帝爱国运动。无论什么活动,只要能沾上“爱国”二字,便可大行其道。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墙上,是反映义和拳活动的图片和文字,柜子里是相关的物品。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赵姓老者还热情地给我作关于义和拳的简要介绍,我以为他是赵三多的后人,他说不是,只是同宗族人。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义和拳议事厅”并没有太多的内容,参观下来十几分钟足够,但这个美丽的小院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临离开时发现,院子的南墙根下生长着一棵茂盛的枣树。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离开议事厅时,要经过赵三多的出生纪念地,这是一处干净的民居院落,院门上挂着牌:赵三多旧居,不对外开放。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关于赵三多,其又名洛珠,字祝三、祝盛,人称“赵老祝”。
  1841年5月26日,赵三多出生于威县沙柳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他拜梅花拳传人张如纯为师,学得一身好武艺,好打抱不平,后来当了拳师,很受人拥戴,在各地设场授徒,先后招收弟子二千多人,成为远近闻名的梅花拳首领。
  1897年春,赵三多与阎书勤等二千多人在梨园屯“亮拳”三天,借此向教会势力和官府示威,也是义和拳开始转向武装斗争的标志。此后,梨园屯教会势力寻衅,赵三多则率领义和拳攻打梨园屯教堂,杀死教民2人,使义和拳的声势大振。赵三多加紧联络拳众准备起义,各地拳众纷纷向沙柳寨一带集合,起义遂成一触即发之势。
  1898年10月25日,赵三多与阎书勤、姚书起、朱九斌、刘化龙、项得胜等人,集合义和拳众3000余人,在冠县蒋庄马场祭旗起义,竖起顺清灭洋大旗。接着率领起义队伍先后攻打本村及红桃园、小里固等村教堂,队伍逐渐发展壮大。11月上旬,赵三多率部众在威县侯村、魏村一带迎战清军,拳民队伍严重受挫,赵三多怕造成更大损失,决定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以图再举。
  1899年5月17日,赵三多等人决定将义和拳改名为“神助义和团”,增强了迷信色彩。1900年5月2日,赵三多、阎书勤等人在直隶枣强县卷子镇再度举起义旗,宋赤子率领的神拳民众也赶来参加,并开展均粮斗争,强令富户将粮食分给农民。无以糊口的广大饥民纷纷参加,队伍迅速发展到万余人。赵三多带领团民攻打景州朱家河教堂,杀死了许多教民。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将巨额赔款负担转稼到广大劳苦大众身上,人民群众掀起抗捐斗争。广宗县景廷宾在巨鹿县厦头寺起义,提出了“扫清灭洋”,“官逼民反”的口号。赵三多率义和团余部加入起义队伍,被推为主将,攻打威县。袁世凯派段祺瑞率兵前来镇压,赵三多突出重围至巨鹿县姬家屯,遭武举范炳纲出卖被俘,在南宫监牢绝食七天而死,终年62岁。由于赵三多最早举起义旗,威县便成为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
邢台古村落之——威县沙柳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