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法律商户商业伙伴账户苏兰 |
分类: 社会生活 |
我的钱就这么白白地被骗了吗?
【原音播放】
我是本市的商户,在商务活动中,常常通过手机短信与厂家和商业伙伴进行联系。几天前,我进了一批货,正通过手机短信与商业伙伴联系打款的事,这时收到了一条短信,内容是收款人和银行账号,我便把4500元货款打进了这个账号。随后知道这不是我商业伙伴的账号,而是骗子开设的虚假账号,很显然我是上当受骗了。我想知道,我们的合法权益怎么才能得到保障?难道骗子就这么逍遥法外吗?银行在其间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记者调查】
记者随即看到了这条内容简单的短信:“把那钱打到这个农行6228480082000132710苏兰或建行4367422930060050728苏兰”。
据了解,这是新近出现的又一种诈骗犯罪形式,不法分子利用广大商户爱用手机短信联系业务的特点,先用虚假个人身份信息到银行开户,然后把诈骗目标锁定那些正在转款的商户,像撒网捞鱼一样大面积向手机用户群发类似上述内容的短信,一旦得逞,立即把款取走。
记者在调查中还得知,就在这位商户中招的同一时间,我市还有很多手机用户收到了这一短信,有的以为是别人发错了,有的猜出是诈骗短信。就是这条短信,仅我市的丛台区就有16人中招,被骗钱财少则千元,多者万元。
【律师观点】
张永彬律师:首先应该确定款项所汇入的账户是否是按实名制的规定开设的账户,如果是,那么银行在这件事中则没有过错,当事人可向账户所有人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对方返还。如果银行没有严格审查对方的有关身份证件,也就是没有按照实名制的规定为对方开立账户,则银行在这件事中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当事人可与银行协商解决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银行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