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修动态||立足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2022-05-05 09:37:47)
标签:

物理

教育

研究

分类: 研修动态

立足真实情境   促进深度学习

2022年4月27日上午渝中名师江绪华工作室高中学员和区高一二物理教师共同参加了在求精中学开展的以“立足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为主题的高中物理集智备课现场研讨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现场课例展示

江绪华工作室学员求精中学高二备课组艾洪亮老师展示了《气体的等温变化》现场研讨课艾老师首先通过乒乓球热水修复实验和氢气球空中放飞视频,引入气体状态参量的变化情境,提出“如何确定气体状态参量的关系”的问题,引出新课。

接着艾老师指导学生利用桌上的注射器探究封闭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当学生定性得出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之后,艾老师再邀请学生助手,借助压强传感器,共同完成了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定量实验,并对误差做了细致的分析。

研修动态||立足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研修动态||立足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通过定性探究和定量实验,师生共同得到了“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体积V成反比”的波义耳定律。在对波义耳定律进行了详细诠释后,艾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定律的实际应用。

接着通过“谁是大力士”和“观察鱼吐泡泡”两个现场情境性实验,艾老师将规律、习题和实验巧妙地整合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真实体验,再将真实体验融入到习题的解决之中,最终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整堂课从教师的引导到学生的学习、从定性感知到定量研究、从现场实验到实际应用,均体现了艾老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充分研究与深入理解,展现了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做的创造性教学尝试。

 研修动态||立足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二、现场说课评课

首先是学员艾洪亮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做了说明,主体包括“现象引入——定性研究——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真实情境的应用”五大环节。艾老师着重对实验设计部分进行了交流,艾老师觉得规律的得出应该先经历“懵懂的感觉”,再经历定量的研究,所以在教材原有安排基础之上,添加了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定性探究过程。在习题解决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习题情境的真实体验,通过主动去感知、探究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和应用。艾老师还谈了这节课上完了之后的感受,通过上述的课堂设计,整堂课上下来感觉孩子们在聚精会神地真实学习,而他本人也在课堂总也获得了发现、超越的愉悦体验。

研修动态||立足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接着是三十中的刘安巍、张浩川老师对本节进行了评课。

江绪华工作室上届学员复旦中学赵宇老师从课堂引入、教学过程、学习应用等环节对本节课做了评价,指出艾老师的课具有注重实验操作细节和误差分析,通过发现问题到猜想假设、定性感知到定量探究,教给学生不仅是知识,更是科学方法。

研修动态||立足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最后区教研员王安民老师通过提出两个问题,一起深度研讨了这节课。问题一,本次区教研活动的主题是什么?——“真实性学习”。艾洪亮老师的这节课是否充分地体现了本次活动的主题?答案是肯定的。他通过真实性情境“乒乓球复原”“氢气球放飞”“注射器内气体的定性定量研究”“寻找大力士”“金鱼吐泡泡”等真实的情境性活动,充分达成学生的真实性学习。问题二,这样的课能否成为常态课?王老师把艾老师的本堂课类比为“理想模型”,一个标杆,我们虽不能立即达成,但要朝这个方向努力。比如注射器这样简单的器材我们容易获取,对于相对困难的实验如传感器、气泡上升等原创性实验,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做辅助,目的就是把探求新知的过程还给学生,让老师也充分享受探索的乐趣,发现的惊喜。研修动态||立足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三、单元说课交流

首先是求精中学的唐顺老师对“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板块进行单元说课。

接着江绪华工作室学员29中的刁祥老师对《分子动理论》进行了单元说课展示。刁老师从“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流程”五个环节对本章内容进行了交流。在教材分析环节,刁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并通过翔实的案例,对教材在“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三个主题任务的落实做了详细的分析。刁老师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以“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节为例,将教学划分为五大任务——“初步感知物质分子的组成,分子在运动”“通过计算,体会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通过观察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证据和特点”“通过观察乙醇和水的混合实验,知道分子间存在间距,逻辑推理得出分子间存在力的作用”“归纳总结,形成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研修动态||立足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说课过后,王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说课内容表示肯定,通过说课展示,能带给大家对于相关内容的整体性构建,帮助大家理清教学准备过程中的上位逻辑。

活动进入尾声,王老师强调“教学案”是渝中物理教师的集体智慧结晶,要做好并且用好“教学案”这一撬动课堂变革有效工具。王老师对目前“教学案”撰写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现场指导,要求各个物理组在联合备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课标、教材的研学,把准课堂各要素的关联,精准提炼隐匿目标的关键问题和教学中实际情境的创设,任务与活动设计指向核心素养达成。

课堂教学是“双新”落地的关键环节,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宽视野、高站位,切实转变育人观念,朝着“指向素养育人、立足真实情境、单元课时统整、任务驱动过程、知识思维同频、协同互助共生”改课方向踏实迈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