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视行业投资的潜力与陷阱

(2013-07-23 09:38:38)
标签:

影视行业

股票

分类: 行业分析
  中国去年跃居全球第二大电影消费市场,影视行业投资有着独特的吸引人的魅力,巨大消费空间足够吸引眼球。
  归属于泛消费行业,作为消费升级大潮里面的一员,有庞大的市场空间及市场增长空间。中国人人口占了全世界的20%,电影消费只占8%,去年全国电影票房总量为27亿美金(168亿人民币)。
  行业差异化明显,品牌效应大,利基市场丰富,有内容的小成本制作未必输于大公司大制作,有利于避免恶性竞争。
  制作有水平的电影门槛很高,资金链、商业化运作成熟度、发行公司知名度、导演、演员都显著制约电影投入产出比,可以形成产业化,制作有向集中化倾向。
  中外文化不同源,基于深层次文化根源的外国公司做不到,国内制作完全可以内容制胜。
  政策红利,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电影产业在美国有非常出众的成功的企业,比如迪士尼也是巴老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虽然电影文化产业光环很多,但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不等于一定能找到优秀的投资标的,光伏、环保、新能源我们可以有众多血的教训,电影投资同样能找到众多投资弱点:

  国内电影行业直接与国际巨头竞争,国际巨头无论在创新能力、特效技术、知名导演和演员、成熟商业运作模式,我们能跟国际巨头竞争的只有内容和一定的产业保护。
  影视投资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方式,决定因素很多,市场反应难以猜测,投资不确定性很大,即使专业的电影制作人也经常失算。华谊冯小刚执导的《一九四二》曾经被认为是票房热门,但影片最终只能勉强达到收支平衡。《西游》初期并不被比高集团看好而把股权转移给其他公司降低风险,但最后票房大好。
  电影盗版问题直接影响电影收益,尤其在盗版文化盛行的中国,对于电影特效丰富的好莱坞电影,多数人愿意掏腰包,但内容主导的国产优秀电影,盗版问题尤为严重。
  电影投资有过分依赖导演、演员的倾向,导演、演员话语权特别大,片酬也几何级数上涨,这对电影投资利润无疑是重大馋食。
  5 长期形成的发行发和制作方的分账方式,使得电影制作方的话语权偏低,同时国内院线的租金高,盈利能力不高,也难对制作方有理想的分账比例。电影制作方分成不透明同样是一个隐患,名气大利润高的电影分账期间纠纷可能非常多。
  抛开讲故事,将概念,事实上,去年国产电影亏损比例达到82.5%,其中仅有《泰囧》《画皮II》《十二生肖》华语片能在排行榜十大影片上留名。

  巴菲特持有迪士尼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迪士尼的明星非常顺从(米老鼠和唐老鸭不会要求涨薪),而且迪士尼有优质产出的历史的团队,稳定的高质量产出是非常关键的重要因素。如果用我自己的投资思维看,电影投资收益的不确定、制作成本高居不下(主要是著名导演、演员的薪金要求)是我个人对影视行业保持距离的最重要因素,但这个行业同样因为有上述第一部分诸多积极因素值得我长期观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