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白药(4)--成长驱动因素

(2010-12-09 07:15:40)
标签:

东阿阿胶

成长驱动因素

管理层

提价

产能释放

分类: 上市公司分析

提价

  产品价格提升也是云南白药增长的一大驱动力。1998年、2000年、2004年、2006年白药中央产品四度提价,提价后销售量仍保持稳定成长。2008年底中央产品再次提价,其中09年白药膏提价幅度达到84%

 

产能释放

  云南白药主系列产品产能的瓶颈使原来的需求满足率低于70%20102季度整体搬迁后产能将得到数倍扩大。Ⅰ期涵盖公司现有14个剂型,产能100亿。

 

积极管理层

自王明辉上任以来,对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外部营销系统的改造到研发和生产系统的改革 到整个公司内部管理系统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包括公司内部薪酬制度的改革,造就了白药10年平均36.33%的净利润增长。

 

产品创新

  老产品维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新产品不断问世,而每一个细分产品可能代表着数亿的营业收入。

 

   白药的增长权重不同于阿胶的阿胶主产品的增长,白药作为传统经典的止血药,王明辉自1999年上任以后经过多年改革,在渠道、营销上面下了很大功夫,市场推广带来的成长已经饱和,无论是在开发或者销售增长上都碰到了天花板,我不能想象创伤出血和其他内出血的病人一下子增长很多让白药增长很多(出血的不像其他慢性病可以慢慢治,也更容易让人重视),白药药品主体的成长(近510-15%)还低于行业成长,白药作为传统中药的成长性在于行业的持续发展,在于随着市场的成长而成长,如果继续深挖白药的传统止血特性只能转进死胡同。王明辉早就看到这一点,(王明辉:“比如白药生产的处方药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在现有条件和现有体制的局限下,云南白药处方药快速成长的可能性受到很大制约,OTC类的药品,通过药店销售,允许有一定的广告。但是药品研发周期很长,特别是中药,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制于现行医药管理体制的禁锢。”)。但是从白药“稳中央”的战略位置上和王明辉的以药为本的言论上,对中央型药品还是非常重视。所以重点在白药剂型的改造、衍生日用品的创新、新药新产品的开发,使得品牌的活化成为白药集团的新的增长点。驱动因素主要是衍生物的成长,反而类似生物制药和日化的新产品推出,如果品牌衍生品成长有悖于预想前景和新产品未能带来盈利(白药年报提供的数据实在是太少),白药长期成长可能没有预想的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