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行业作为医药行业的子行业,有医药行业的绝大部分特点,也有其个性,中医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因为其毒副作用小,在某些领域较西医更受欢迎,其独特的传统底蕴也使其有区别于化学药物的竞争优势。
诚然,白药的了解比阿胶困难,首先白药集团下面的产品,但是在年报上面都没有仔细列出,只能根据网上资料,了解其主要产品线,有中央型产品(白药酊剂、白药胶囊、散剂和宫血宁)“两翼产品”系列(云南白药膏、白药创可贴、药妆产品、白药牙膏)。两翼产品之中白药膏、创可贴个人认为仍然属于中药产品系列(创可贴加有白药成分),日化产品健康事业部主要产品还是白药牙膏、洗护沐浴露和正在开发的药妆系列。除了中央、两翼产品外,还有鞘蕊苏口服液、脑心舒口服液、风热感冒颗粒、风寒感冒颗粒等等其他产品(非常笼统估算,约占销售收入10%)。想了解白药各个品种的销售情况也有困难,年报里面只有工业生产收入和商业收入的数据和他们之间的比例,没有列出具体品种的销售情况,想指导白药牙膏的年销售量等都只能依靠网上数据(也不知道准确性如何)。其他各种各样的品种在本分析文章中只作为中药产业一部分来分析,重点还是放在中央+两翼产品之中。
一 行业竞争的不利因素(部分参照前博文)
1
竞争对手:
等同于化学药物,中药行业集中度很低,前10名中药企业资产总额不超过行业总资产的20%,行业里面小型企业占到了总行业企业数量的80%,所以中药行业里面也是鱼龙混杂的地方,在2008年一系列法规出台行业规范以后,企业数量增长有所放缓,竞争秩序有所改善。不同于化学药企业,中药行业因为是国宝,并没有太受国外企业的竞争,绝大多数销售还是以国内为主,虽然也有进口的诸如“救心丹”等日本进口中成药,但进口10亿人民币相对于1700亿的国内销售额并没有太大影响。
中央型产品属于中药止血类药物,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有西药止血药和其他中药止血药
(1)西药止血药
西药止血药其实并不如想象的多,医保目录上的基本上我都用过,一般是针剂,能口服的西药一般就是维生素c、去甲肾上腺素、路丁几个药,作用机制都比较弱,去甲肾一般只用在胃出血和局部鼻出血。所以内服的止血药里能与云南白药对抗的几乎是没有。但西药针剂止血快,效果明确,对于大多数内出血住院病人还是首选西药针剂,白药胶囊、宫血宁一般处在辅助地位,处于康复期病人或者慢性出血病人优势更明显。
外用的主要对手就是明胶海绵和止血棉,一般急诊处理出血的都是这两个,因为粉剂和膏剂使用不方便,外用的止血药中在西医院的急诊里优势并不明显。云南白药作为外用药主要优势还是在使用方式比较方便的酊剂、气雾剂里面,主要作为零售市场里面的家庭备用止血药较有优势。
(2)其他中药止血药 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等都有止血效果,因为中药饮片使用不便,其他品牌的中成药止血药于我而言使用效果不确切,至今未使用过其他中药止血药。
总的来说,白药产品因为多种替代品的存在而且在急危重病人不可能作为首选药在医院里面的竞争优势并不十分明显,2009白药母公司净利润负增长可以看到一点线索。白药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白药衍生的日化和非处方药里。
其他产品的竞争对手
(1)白药牙膏
日化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所以不要对日化产品的成长性抱太大期望,白药牙膏的战略之所以成功因为它在产业中新开辟了一处鲜有人开发的产品,不同于传统防蛀牙,牙齿健康的作用,形成了解决口腔其他健康问题的独辟蹊径的新的战略集团,而且这种战略集团有云南白药这个品牌来保护,不过宝洁等不会就手旁观的,包括现在竹盐牙膏也主打口腔健康口号,要密切观察牙膏的增长瓶颈。
(2)药妆
药妆也是日化,也是竞争极端激烈的行业,化妆品市场其实已经被外资牢牢地占据了,而且化妆市场类似于非处方药的用户忠诚度还是比较高的,要打开这个市场,个人认为非常的难,白药对药妆谨慎的态度(白药事业部总经理秦皖民表示云南白药正在对药妆市场进行调研,是否进入和何时进入还需要考虑)也让我看到管理层的理性,如果真要进入要看王明辉怎么出神入化地运用白药品牌了,到目前为止药妆仍然只是一个概念,而且变数比较多。
(3)白药创口贴
创口贴的对手就是邦迪了,由原来的邦迪的一统天下到现在的二分天下,白药创口贴已经走在邦迪的前面,这个市场形成了寡头垄断在行业增长比较快的前提下竞争相对应该缓和。
(4)急救包
这个属于医疗器械行业了,至今没见白药急救包的庐山真面目,对器械不太了解而且急救包没有成为白药重要收入来源(2009年刚超千万),以后再谈吧。
2
高退出壁垒
中药企业绝大部分是专用资产,当企业推出中药行业时,原来的设备或资产折现率低,成本较难收回。某些涉及国家统一定点,特许生产的企业的退出还会受到政策和法规的限制,形成政策法规退出壁垒。
二行业竞争的有利因素
1
相对高的进入壁垒
见云南白药(3)行业、企业的护城河
2
产业增长迅速
(参照于《医药行业竞争分析》)从数据上来看,近几年,医药行业利润总额增幅在20%以上,远高于国家整体发展速度。而且在未来几年,仍然很可能持续高速增长的基本面条件有:
(1)医疗保险的全民普及使一部分潜在医疗需求转化为实际需求。
(2)政府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方面,政府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医疗服务行业是政府扩大内需的重要一环,国家支持医药行业发展。
(3)中国平均的医疗支出水平相对世界平均水平很低,甚至相对部分不发达国家(泰国、马来西亚)支出额都很低,所以随着现在健康意识的提高还有收入的增加,增加的收入投入医疗刚性需求的可能性很大。
(4)城市化 城市的医疗支出比农村的高得多,城市化进程的会推动医药行业发展
(5)人口老龄化
除了整体行业的高速增长条件,中药行业其特殊的发展前景有
(1)中药行业作为中华文化瑰宝更受国家支持发展,每年都有有利于中药行业秩序、保护中药知识产权、促进中药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医保用药目录也更多支持中药制品。
(2)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人们把眼光转而投向民族传统医药,而且面对当下的婴儿出生潮和老年化,对这两个群体,副作用的特性显得更为重要。
(3)中药区别于化学药,它的特质决定了有更良好的保健特性,所以有专属保健的东阿阿胶,乌鸡白凤丸,也能开发出白药牙膏,白药药妆。随着国人财富的增长,保健意识的增强,这将会是很大一块市场。
3
歧异化
中药行业较化学药有更大的歧异化特性,日化产品是日常使用的化学品,对于要放进口的日化产品更愿意使用知名品牌,所以也是以品牌为主导的歧义化典型行业,主要是中药行业在我国已经有千年历史,历史的沉淀使某些企业在起步的时候就具有强大的品牌,垄断性品牌是汇聚文化、环境、品质等众多资源历经沧桑形成的,不是可简单复制的,因此是稀缺的和难以超越的。
区别于化学药,中药应用比较局限在内科和妇科,细分领域远没有化学类药物多,在小型企业占据80%数量的情况下,相对于没有垄断品牌保护而丧失歧异化特性的中药企业的竞争状况必然较为激烈,但得益于医药行业歧异化的普遍性,现在中药企业在局部领域竞争仍不算十分激烈。
二 替代品
上面分析竞争对手的时候已经提到过,内出血时西药针剂或者部分中药饮片可以实现云南白药的替代,白药更多地在康复期和慢性出血持续需要服用的口服药时得益于其中药副作用少、保健特性优势比较明显。
外出血西药器材明胶海绵和止血棉为替代品,外用药主要优势还是在使用方式比较方便的酊剂、气雾剂里面,主要作为零售市场里面的家庭备用止血药较有优势。
三 买方议价能力
日化产品和非处方白药系列,一般消费者议价能力很弱
1 个人买的数量少,不具备大批量议价能力
2 消费者消费金额在收入中的比例不高,所以对价格并非十分敏感。
3 白药的止血功效,白药牙膏的消炎保护口腔健康的功效比价格重要,价格弹性大
4
买其他止血药或者用品有达不到原来效果而蒙受身体健康受损的风险(转换成本)
5 云南白药没有完全替代品
6 一般消费者对白药的生产、分销成本毫不知情。
对于医院市场医保目录用药,市场统一定价,有定价最高上限,白药公司定价能力弱。
四 供方议价能力
白药建立了云南白药文山三七种植基地,实现了原材料的部分整合
有利条件
供方中药种植的集中程度不高,采购的范围可以很广。白药集团形成专门的原材料采购部实行大批量采购。白药集团有进一步整合原材料资源的能力。
不利条件 供方(例如三七)是白药生产业务的主要投入品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原材料,而且供方药材质量对白药生产质量关系甚大。
总的而言,药材生产对白药生产的制约还是很大,白药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原材料的掌控。
可以预见的行业不确定因素包括
(1)国家医保限价政策对企业盈利的不利影响
(2)各种原因导致中药行业增速下降
(3)原材料涨价幅度高于白药涨价幅度(最近医保目录还要降价)
(4)原材料因天气等状况供应不稳定
(5)多样化陷阱
(6)日化产品白药牙膏未能延续高成长的同时药妆系列的难产或未能带来盈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