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价轻度高估时的买入策略

(2010-12-08 09:00:40)
标签:

买入策略

高估

成长

整体市场低估

股票

分类: 价值投资理论研究

  (谨慎的投资者可以作为参考,投机者不要把本文的方法当成投机的又一借口)

  优质股票不是都有低估的时候,即使是1664点、满眼都是低估股票的时候,我们应用相对估值的法则,心仪已久的优质股也未必低估(比如整个2008-2009的大熊市白药的静态PE一直在30倍以上)。或者确定整体市场已经非理性的低估,下一轮将要价值回归,但面对着自己设定的买入标准仍然无法达到的话,坚定地继续等待下一轮低估要面临自己的估值系统永远没有达到买入标准而错过了企业高速增长期的风险,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建立一套方法,买入轻度高估的股票而又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呢?

  我尝试提出一些条件,在特定的环境中,可以考虑买入轻度高估的股票

1市场的整体低估 从整体市场的历史表现来考虑,比如上证综合指数PE、深圳主板PE处在历史低位,出现大量破净股票等

2 企业未来数年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比如说因为非常有利的条件,预估5年内仍然可以达到30%的增速

3 仅透支1年以内的股价,比如说你自己设定云南白药低于30倍静态PE建仓,预期今年仍然可以达到30%增速,也就是今年的40倍以内的静态PE到明年就会降至30倍,如果自己愿意牺牲一年的时间使得估值合理化,那就可以买入。

这种方法的安全边际在于企业还处于高速成长期(条件二 30%5年),暂时的轻度高估很快就会被高速成长磨平,而在市场低估的时候优质企业股价仍轻度高估可以视为市场把投资者眼里的高估视为合理(投资者也可能是过度谨慎的)。

  本文的策略属于较为积极的策略,也是我自己个人买入系统里面的一部分,规避了部分在整体市场低估时错过优质股票的机会(事实上真正优质股票低估的时候真的很少),我前面的文章也提到过,在整体市场低估的时候可以采取更积极的买入策略。但必须考虑到这种方法是需要牺牲时间成本来换取合理估值的。

  作为理想的价值投资者,有能力更精准地确定企业估值,如果拥有高效而能实现的买入系统,那他的系统没有达到买入标准的时候在任何时候和条件,等待是唯一的选择(巴菲特为买可口可乐等了10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