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企业而非市场的心法

(2010-11-26 12:21:25)
标签:

股票

  这篇文章是在思考顿悟后写出来的,因为我的文笔不好的,加上要领悟这种思想也并非简单,所以如果能读懂那证明你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都肯定要高出一般水准。

  如果你在想现在是否已经进入牛市,或者在想我今年的收益率要超过30%,那你的思维就已经不是跟巴菲特同步了,或者已经歪曲了巴菲特的投资方法。

  我用了很长时间在思考巴菲特的思想怎么与企业同步的,以经营者的角度来思考投资问题,这是非常难进入的一种思维。巴菲特想的是给自己设定一个预期的收益率,然后分析行业的企业的状况,考虑任何的证券投资是否能达到相应的预期收益,相对于股票投资就是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企业的成长能否达到这个预期,或者平衡达到这种收益的可能性与安全边际来达到预期收益。所以他的关注点始终在企业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成长,并不在乎股价是多少。因为企业能达到其预期成长即能在总体收益上达到目标。

  他并不思考市场牛不牛的问题,如果说远离股票价值的高估是卖出股票的理由之一的话,这也并非股票的关注点,只是企业能持续达到预期成长的过程中,市场的疯狂为持股带来的额外收益。

  巴菲特的关注点始终在于企业能否达到他的预期成长,以致于企业能达到其预期值即能在总体收益上达到目标,所以如果你的预期跟随着股票价格的往复而改变的话(比如上面开篇的收益率要超过多少多少),那你的思维并不跟巴老同步,因为他的预期收益是确定的,而且是基于企业成长的确定而确定的。

  总结说一句,巴菲特关注企业的成长的动因在于如果企业能在预期时间达到预期收益,那巴菲特原来设定的预期收益率就能实现,而这种预期收益正是格雷厄姆所说的保障本金而预期合理的收益率(投资的格老定义),所以持续关注企业而非经济因素、市场因素。

  尽管我可能是肤浅的,想到的可能并非巴老的本意,但我的确找到了一种关注企业多于市场的基于理性投资的思维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