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银行业内竞争状况的新认识
(2010-03-19 09:57:29)
开始选择投资银行主要是看中了银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银行业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现在看来当时对银行业的竞争分析是肤浅的。
产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战略集团的角度来讲取决于
1战略集团的市场相互交叠的程度或者说他们的目标客户的重复程度
2集团建立的产品歧异性
3战略集团的数目以及它们的相对规模
4各集团战略的差距,或者说战略的离散程度
银行的经营模式,收入来源十分相似,主营业务主要还是存贷业务,但还是可以在众多贷款主体中还是可以细分目标客户,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受制于国家政策主要的贷款对象还是国有大型企业,个人认为区别于大型商业银行,招行在打造银行中的茅台,招行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个人贷款业务,而且倾向于对中高收入及存款在50万以上人群提供个性化存贷业务。区别于国有大型企业,个人贷款因为独立于宏观调控,以及银行方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较容易提高转换成本,有利于提高息差及降低呆坏账风险。个人银行业务处在发展早期,招行也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也因为目标客户及产品歧异性使招行规避了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直接竞争。招行与后起之秀民生、中信等银行组成战略集团,因为大家奉行相类似战略,战略离散程度低,所以战略集团内部竞争相对有限,一般不会引起极端竞争状态。但要发展成为类似于招行的个人银行战略的银行数量迅速增长,而且相对规模没有质的区别(招行只有先发优势,规模及品牌优势其实并不突出),而且后来者虽然没有建立起客户群,但可以借鉴先来者经验及个人零售银行的转换成本低下使这个战略集团移动壁垒低,内部竞争趋于激化。但我想招行的管理团队以及银行业广阔的市场空间可以抵消这个不利因素。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