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DCF及历史相对估值为企业估值
(2009-11-19 08:22:14)
企业估值是价值投资的核心,虽然前面提出,投资标的比估值更重要,但是离开安全边际的投资并不是价值投资。
最近在学习估值方面的内容,对于弱周期,高确定性企业DCF模型无疑是绝对估值首选。但估值参数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确定下来,前面茅台与张裕的估值可能都有高估成分(主要是折现取值问题),但如果拿非常严格参数又可能失去投资机会,所以如果是确定性高的高壁垒的企业,如果能7折买入是一个不错的价钱(巴老说要4折,天知道他的估值模式,巴式DCF估值主要通过调节现金流而不是折现还有通过折价买入确定安全边际),对于周期性行业,DCF估值并不完全适用,但如果是银行一类的较弱周期行业,大折头买入可能也是一种确定安全边际的方式,好像招商,如果按前面同样的参数,招行估值可以到48元,即使按严格的9%折现,估值也可以达到30元,中国的银行业发展前景广阔,长远来看10%的净利增长并不是过分的预期,所以银行业4折买入可能是比较合理的安全边际。为了结合我们的国情,上面张裕茅台的7折还有招行的4折按我自己的估值系统都是可以在这次疯狂的熊市里面有买点。
历史总是重复的出现,历史PE,历史PB可能也是估值安全边际的另一个方式,如果企业长时间稳定发展,历史背景相似(或者简单一点,股票浮躁恐惧心态相似),只出现在历史10%以下PB或者PE可以认为是小概率事件,高于历史90%以上卖出获利同样也是大概率事件。
分批买入又是另外一个除了估值以外的安全边际,低于估值水平不断加仓直到满仓更能降低买入价钱。但波段操作则是把风险倍数提高,不是好的买入策略,达到估值买入区间只买不卖是准则。
对于上面两个标准,如果先后才满足一个条件如何处理,我的答案是只要任意一个条件就可以买入,毕竟能达到上面的条件都只能通过漫长的等待才能实现,而且还是那句话,优秀的企业只要估值合理就能赚钱了,低估那是赚大钱的本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