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之门 - 中世纪多佛城堡

(2009-10-26 20:45:19)
标签:

多佛城堡

英国

敦克尔克大撤退

旅游

分类: 欧洲漂流记
   
    英国之门 <wbr>- <wbr>中世纪多佛城堡
   英国的夏令时在刚刚过去的周日结束了。这天,云淡风清,和几个朋友一起来到了距伦敦1.5小时车程的Dover Castle。连日的几天阴雨,昨天真是难得的好天气,微微凉,但是阳光明媚, 再加上多出来的冬令时一小时,人也感觉神清气爽,要是天天都夏令时变冬令时多好 :)
 
   一路上,灿烂的红叶和大片的田园景色在眼前掠过,让人不禁感叹四季更替地无情。好像记忆里还是初来英国时的温暖的夏末,转眼间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冬天。 想象着到了这里白雪皑皑的景象时,不知是不是还会欣欣然地四处和朋友赏景寻乐。

    多弗城堡坐落在肯特郡(Kent)的多佛尔镇(Dover),在伦敦的东南部。历史上,由于多佛尔城堡重要的防御作用,所以被人们称之为“英格兰的钥匙”(Key to England),或是“英格兰之门”(Gateway to England)。它由外围的围堤,沟壑,城墙和王室城堡Great Tower组成,建于11世纪,在12到13世纪间,由英国历史上最具权势的君主之一亨利二世及其子嗣所使用维护。多弗城堡至1958年,一直都连续不断地有重兵把守,在英国众多的城堡当中,只有温莎堡和伦敦塔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的军事防御意义。在二战期间,这座城堡作为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和防御前线,在敦克尔克大撤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城堡建在白色的粉笔崖上。之所以有‘粉笔’崖的名称,是因为白色的岩石软如粉笔,用人手之力就可以掰下一块。在这样的石基上,多夫城堡屹立了900年。二战时期,英军在城堡的下方开辟了有三层之深,层层盘绕的地下隧道,囊括了战时的电话转接中心,指挥中心,医院,病房,军营等等设施。工程之艰难和战役之艰难可想而知。

    站在Great Tower上俯瞰下方,透过层层迷雾,仿佛欧洲大陆就近在咫尺。可是如今海面平静,往来的商船客船有条不紊,昔日的战火隆隆不复存在。照片一角飘扬的旗子不是什么国旗,而是‘大英历史文化遗迹’旗子。
朋友说,上一次来这里,试图从附近的白崖景观迂回到城堡的山上,节省13.5镑的门票费用,也试试大学时期练就的翻山越岭的身手,结果到了山脚下,见到沟壑城墙后只能望‘路’兴叹,原路返回了... 自嘲地说,应该早想到这可是防御敌军的战略攻势啊~ 哈哈
英国之门 <wbr>- <wbr>中世纪多佛城堡

脚下的Dover港,不算繁忙,集装箱堆场上只有零星的大柜,往来货车也显得形单影只。远远的,还看到了Cosco的集装箱。
英国之门 <wbr>- <wbr>中世纪多佛城堡

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区分又连接了港口的各个区域。联通英法海底隧道入口,应该就掩藏在这里的某一处吧。
英国之门 <wbr>- <wbr>中世纪多佛城堡

战时的秘密通道是不允许拍照的,讲解员把大家带入隧道,之后就只是无声的引路。每到一处,音箱里就会传出当时的情景对话,医生和他的助手在抢救飞行员,指挥官在进行战略部署,接线员繁忙又有条不紊地操作,头顶的电灯也会模拟当时电压不足的情景而突然忽明忽暗地闪烁。在一段通道昏暗的尽头,偶尔还会出现全息影像,一个军官打开门快步走出闪到另外一个房间,走廊里摆放的担架上军绿色的被单下掩盖着一个人形,让人真的以为回到了残酷的战争时期,或是一段恐怖电影的场景... 下面的照片,已经是连着外面的出口了。
英国之门 <wbr>- <wbr>中世纪多佛城堡

指挥敦克尔克大撤退和诺曼底登陆的英军著名将领拉姆齐将军雕像,他手中拿着望远镜,神情自若,坚定地望着对岸,那里有他需要营救的同胞们。下面的简介写着,Ramsay将军于1945年在一次空难中牺牲。还未来得及和人民一起庆祝战争胜利...

英国之门 <wbr>- <wbr>中世纪多佛城堡

一门锈迹斑斑的高射炮作为历史的象征摆放在城堡前。在战争时期,它也为掩护撤退船只,攻打德军飞机立下过赫赫战功吧!
英国之门 <wbr>- <wbr>中世纪多佛城堡

远处的白崖,和现代化的海港。

英国之门 <wbr>- <wbr>中世纪多佛城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