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光棍节,今年的光棍节前夕,媒体和网络同时爆出一个消息,北京离婚率暴涨4成,专家分析称这跟楼市调控关系很大。虽然北京民政局否认离婚率增长与买卖房子有关,但在全国范围内为了买房导致“假离婚”的数量增加却是不争的事实,关于“假离婚”的热议也不一直没有停止过。
从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说法,所谓“假离婚”只是社会的俗称,一旦双方办理了离婚的完整法律手续,“假离婚”就会产生“真离婚”的效果,就会产生财产分割结果的行为,导致财产产权转移。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的一项基础性法律文书,其体现了双方的自由意思表示。作为一项重要法律文书,我国法律对其效力否定上采取“严格主义”,即除非签订离婚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否则法院不会变更或者撤销该协议,也不会轻易认定离婚协议无效。
夫妻在签署离婚协议后,弄假成真,演变为“真离婚”,其中一方独霸房产不肯复婚的情况屡见不鲜。“假离婚”虽然不是双方真实意愿,但一旦办理了离婚手续,即便最终有证据证明并被法院认定为“假离婚”,关于人身关系也不具有强制恢复性,因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法律虽然赋予公民离婚自由的权利,也即夫妻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双方均有权提出离婚,任何人无权干涉。但任何权利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离婚自由的权利同样应受到限制。“假离婚”危及家庭稳定,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有损法律的尊严。当一方违背诚信抛弃另一方,就会导致双方矛盾激化,引发事端,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规则制定出来即便是不公平也必须遵守,有了规则而想法设法地破坏规则叫作耍小聪明。婚姻制度制定出来本来是为了给夫妻之间形成法律保护,但是国人的造假功夫一流,连离婚也可以造假。
有些人为了结婚而买房,而有些人却为了房子而离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突破限购限贷令及税收政策,不少夫妻选择了“假离婚”换回单身身份,一些地方的民政局甚至出现了排队离婚的景象。“假离婚”后一方“假戏真做”,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玩弄法律、玩弄政策的博弈怪招之后,只有自己摘下的苦果自己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