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永春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慈悲广大,遍周尘刹,随类现身,寻声救苦,度脱众生。因此凡是交通要道,大多会修建寺庙供奉观音菩萨的圣像,以期往来之人都能亲睹圣像,生起恭敬心,从而得到菩萨的护佑。
福建永春县,古称桃源,山川秀丽,民风淳朴。城东十里有个叫东关的地方,与泉州、南安两地相连,有一条溪流横亘其间,宽若干丈,宋朝时溪上就建有石桥,以方便行人。但因为水流湍急,每遇大风大雨,石桥都会倾塌,所以每隔数十年或百来年,此桥必定要重修一次,这些都记载在县志上。当地乡人崇奉佛教,在桥的正中修建了一座亭子,里面供奉着观世音菩萨的圣像,好令来往的人都同种善根。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此地发生洪水灾害,桥被冲毁。就在桥快要被冲毁时,当时正好是半夜,风雨洪暴,桥头住着一户店主陈某,五十多岁,非常好善信佛,那晚已经睡熟了,忽然听到很大的叩门声,有人大呼:“快去桥上捧菩萨出来”,店主惊醒,听得叩门声益发紧促,门外之人不断大呼“快去、快去!”,陈某连忙去开门,却不见有人,只见水势汹涌,石桥摇荡有声,马上就要塌了。陈某不顾风雨扑面,飞奔到桥亭上,捧出了观音菩萨圣像,刚一离开石桥,就听到身后崩裂之声,桥的正中一段已经被水浪冲走了。后来陈某自己回忆说,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奋不顾身就冲上了桥,好象有神助一样,噫,真是奇怪啊。
乡人李元贤的父亲李继如在新加坡经商,家道颇为丰足,继如公热心公益,与新加坡的侨友一起,倡议募捐重修石桥。民国甲寅年(1914年)桥才修好,到了丙辰年(1916年)又碰到风灾,吹毁了桥亭和梁木,乡民只好将观音菩萨的圣像供奉到附近的庙中。因为世道兵荒马乱,修桥的事也就无人问津。李元贤的母亲黄太夫人有天到庙里去烧香,路经此地颇觉感伤,于是打算重修此桥。夜里她梦见观音菩萨现金色身,璀璨庄严,对她说:“只有你能为我重修此桥,并祭祀我,赶快去做吧,可以福佑你的子孙”。由此可见,观音菩萨一心只想着利益众生,因为众生只要一见到菩萨的圣像,立即就能种下将来成佛的善根,所以菩萨特别示意让黄太夫人修桥,并且供奉菩萨圣像。太夫人于是写信给儿子元贤,命他筹款修桥。而后又推举一位乡人来负责管理修桥的事,到了癸亥年(1923
年)二月桥建好,当地的达人还写了匾额对联来赞颂此善举。桥上依然建了亭子来供奉观音菩萨的圣像,因为有菩萨显灵的事迹,所以此桥亭内供奉的观音菩萨香火日益兴盛。以前负责修桥的那位乡人,近日到了新加坡,说起桥亭观音菩萨的灵验事迹,并提及乡人们想在亭中立一座石碑,一来彰显菩萨的灵迹,一来启发后人向佛的热心。元贤居士认为这件事关乎乡亲们的善根慧命,应该慎重,所以写信来请我写这篇记文。俗话说:“没有这样的父亲生不出这样的儿子”。又说“欲知其父,先视其子”。此桥最初由李继如倡议修复,接着由黄太夫人重修,然后又有元贤居士恭承父志,恪奉母命,不惜巨款,以期悦亲心而利乡人,这个发心自然菩萨普度众生的心念相契合。世上想要得蒙菩萨加被,想要消灾灭障、增福增寿的人,都应当如此笃行孝顺友爱之道,通过多行利益他人的善事来获取想要的福报,如此则求无不应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