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济南净居寺重兴碑记
(2022-06-29 17:23:29)分类: 印光大师 |
325济南净居寺重兴碑记
在真如实相的境界里,没有众生与佛陀的名相。只有在佛法修持的次第门中,才有凡夫与圣人的称号。心体原本涅槃寂静,因为有烦恼惑业,才会显现出昏昧污浊的表相。而实际上众生的妄想执著本性也是空,所以通过觉照就能令真如心体的空性显现出来。由此可知,不变随缘(不变的心性随缘示现),显现出十法界的升沉迥异。随缘不变(虽随缘示现不同的相用,但心性仍然恒常不变),真如本心的理体和相用并没有差别。然而真心理体,一切众生都原本具备,而能够彻悟彻证真如本心的,唯有佛陀一人。所以世尊示生在世间,成等正觉,随机说法。对大根机的众生,直接给他们开示一真法界的境界,让他们无所住而生其心,以期断惑证真,速证佛果。对小根器的众生,则给他们详谈三世因果之理,让他们趋吉避凶,以此作为进入佛道的方法。佛陀的教法,虽然千百种根机的众生一并摄受化育,并且度化的方法也千变万化没有定相。但不管是哪种方法,哪个派别,最终都指向统一的宗旨,那就是归宗于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海佛果。佛陀的教法中,凡是涉及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都与儒家的教导和规程没有两样。但关于明心见性、彻见真如,惑业净尽的事和理,儒家就阐发得不够明确彻底。这是因为,儒家比较侧重随顺世情,而佛法则比较侧重直示心体。但从根本上来讲,灵山(佛家)和泗水(儒家)都是一样的,东鲁(儒家)和西竺(佛家)没有区别。因此,古时候的王公大臣,无不宏扬护持佛法,当今的贤人哲士,全都深入研究佛法。因为佛法能够暗中辅佐治国之道,明里化导民俗民风,消除祸乱于未萌之时,以证得本具的真如佛性。
济南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齐鲁名区,文献之邦。在唐朝、宋朝等佛法兴盛的时代,就已经是寺宇林立相望。到如今,年代久远,圣人远逝,教法废弛,多少丛林道场都湮没了,纵然还个别的寺院存在,也都变成了子孙祭祀的家庙。不但当地的僧俗二众,无法听闻到佛法,往来的僧侣,也没有地方落脚。潘对凫居士(潘守廉,字对凫),宿世蒙佛咐嘱,乘愿再来,读书明理, 修学佛法,爱护百姓,以前为官的善政,还流传在百姓的口碑中。潘居士戒杀放生,吃素念佛,近来修持的种种善举,大家都铭记在心。他救难济贫,护法安僧的诚意,几乎能够直追给孤独长者,继承范仲淹的风范了。他时常念及末法时期的众生,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如同盲人没有向导一样,不知道该如何脱离苦海。而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居然没有一个十方丛林的道场,以至高僧大德没有因缘莅临,佛陀的正法无法宏传流通,三世因果之理,一心具造之道,几乎都要消失了。拿什么来拯救世风的沉溺,拿什么来帮助众生登上觉岸呢?
我于民国七年(1918 年),与济宁普济庵退居的德馨老和尚商量,想在济南兴建一所寺院作为十方道场。德馨法师让本庵的方丈健慧法师,到济南去寻找建寺的地基,看到东关净居寺的故址有十多亩地,可以修建十方道场。这座寺院建于北宋年间,现在已经成了荒丘,尚且留存的三间佛殿也快要倾颓倒塌了。寺院的管事想要修葺,但苦于没有能力。恰巧遇到健慧法师前来寻找建寺的地基。管事向来佩服潘对凫居士、德馨法师、健慧法师的品德,于是欣然奉送这座古寺的土地,并且禀告县政府,建立档案,以作证据。潘居士以古稀高年,前往京城,祈求国务总理靳翼卿帮助提倡此事,靳总理当即捐款二千元。潘居士的儿子潘复,当时任财政部的总长,合家共捐款五千元。另外随缘乐助的善款,总共有大约六千元。于是于民国九年(1920 年)春天开工,到了秋天殿宇落成。当时正碰到山海关的督军田蕴山入驻山东,田督军笃信佛法,慷慨捐出一千元,极力提倡,并派了代表前来督促工程进度,所以寺院得以很快建成。总共修建了佛殿、天王殿各三座,周围的祖堂、伽蓝殿、方丈室、念佛堂、禅堂、斋堂、大门、客堂、客厅、厨库等,一共五十多间。虽然没有亭台楼阁、蜿蜒回廊等,但作为参禅念佛,宏法利生的道场也足够了。选定九月十九日,为佛像开光,成立道场,悬挂钟板,前来烧香礼佛的人摩肩接踵。当时有一个小孩子堕入井中,蒙佛救护,居然安卧在家中的奇异感应。后来又发生一位老人身患痼疾,梦见有人让他喝寺院里的井水,随即病好的祥瑞事迹。到了民国十年(1921 年),济宁大旱,瘟疫盛行。大家都取这里的井水来喝,来祈祷,结果天降甘霖,润泽了广阔的大地,瘟疫顿时止息。于是大家都说这口井里的水是圣水,于是在井上建了一座八角亭,特地刻了石碑来记载此事。真是神异啊!这大概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例证吧。这固然是潘居士、德馨法师、健慧法师三人的诚心,引发了大家的诚心,才建成了这个道场。众人以诚心相感,佛陀以慈悲来回应,从而有了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些事迹足以证明,心、佛、众生三者本无差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众生有感,佛陀能应,犹如影之随形,声之回响。
然而寺院虽然建成了,僧人没有四事(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供养,也不能够安居行道。潘居士于是又募集了一万二千元,存在鲁丰银行,按一分二厘的利率计算,每个月可以得到一百四十四元的利息。用作寺里的伙食开支,以及其他日常费用,可以供养常住僧二十人,以及挂单僧十人。以后如果有大施主再捐款,还可以再扩大规模。寺院建成之后,德馨、健慧二位法师相继归西。因此礼请天目山的退居方丈能和长老暂时来住持。现今礼请的是兖州华严寺的妙莲和尚来做住持。寺院里专修净土,不传戒,也不应酬经忏。若是深信净土的施主前来寺院念佛,或者打佛七,或者超荐亡灵,以祈祷增福延寿的,这些都不会拒绝。因为净土法门,是一切诸法归宗结顶的法门,下手容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迅速,既是如来摄受化度众生的无上妙道,也是凡圣同登菩提觉岸的特别法门。末法时代的众生,根机陋劣,修其余的法门,难以得到真实的利益。因为其他的法门,都是依仗自力,唯有净土法门,主仗佛力。依靠自力的修行,必须要断尽烦恼惑业,证得真常才行,如果不是最上等的利根之人,绝对难以当生了脱生死。而净土法门,主要依仗的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只要具足真信切愿,纵然是最下等的钝根之人,也可以带业往生。二者相较,其中的难易迟速,简直是天渊之别。所以十方诸佛,出广长舌以赞扬净土,东方西方两土的圣贤,都发金刚心来流布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