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项伯吹先生定海县监狱讲经参观记跋
(2022-04-14 15:17:10)分类: 印光大师 |
304项伯吹先生定海县监狱讲经参观记跋
为官行政,贵在得大体。得大体,则所做的事,无论大事小事,都会有成效。否则空有礼仪形式,很难得到实际利益。大体是什么呢?就是一个“诚”字而已。当权者行使政令,若真正出于诚心,即使是异类众生,也能够被感化,更何况人是万物之灵呢?所以史册上有“老虎不进入其境,鳄鱼迁至他方”等奇异事件的记载。《大学》中在解释《尚书》里“如保赤子”这句话时曾说到:“以真诚心去求,即使不能完全达到目标,也差不远了”。以保育自己幼子一样的心去保育百姓,本着这样的真诚心作出的谋划,没有不成功的。书里虽然说是“差不远了”,其实是怕有些人的诚心没有达到极致,于是就用话来反激这类人,让他们的诚心做到极致。实际上这句话是决断肯定的话,并非怀疑犹豫的语气。
定海县长陶在东先生,修学佛道,爱护百姓,探寻天地万物的真理,对于儒家、佛教圣人的心法都大有所得。陶县长为官行政的发心,总以己立立人,自利利他为根本。刚一到任,就痛惜监狱里的囚犯,因为缺少正确的教导,才会导致犯法受监禁之苦。究其根源,就在于他们不懂得因果报应,行善得福,淫乱招祸,以及生死轮回,三途恶报等事理。一味任由自私自利的野心膨涨,不怕招受害人的恶报,才会陷入此种境地。因此陶县长打算为囚犯们宣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三途苦楚,佛国安乐等道理。以使囚犯们惊恐畏惧,立刻改正以前错误的思想,对佛法生起信仰,为自己的后半生行善积德。如果囚犯都知道人的一念心性,与尧舜无二,与佛无二。谁还肯为了舐刀尖上的一点蜜,而自取割舌之祸呢,谁还会将随意雨宝的摩尼宝珠丢进厕所,不仅得不到宝珠的受用,还让它与大粪一起发臭呢。所以只要犯人们懂得了因果之理,他们从此以后一定会敦行孝友仁慈,以及戒定慧之道,纵然做不到即生便与尧舜、佛陀的道德相齐,然而仰慕才俊的人也是才俊,仰慕颜回的人也是如颜回一般的好学生,他们自当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成就超凡入圣的殊胜因缘。如此,才不会令圣贤佛菩萨垂训教人的真语实语付诸东流,才遂了陶县长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