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2022-04-22 10:15:49)
标签:

游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潇潇湘水之中,蒸水汇流其畔,巍巍南岳隔岸遥遥相望......石鼓其状突兀江心,危峙峻峭,风光奇胜。一千多年前,唐秀才李宽至此,见江屿翠影林荫,碧水环绕,奇境异净。遂心起,与此结庐潜读,便有书院雏形,文脉肇始。后续百年兴学拓教,名声远播......。至宋,太宗赐名“石鼓书院”。无数名家贤仕纷至沓来,把酒临风,文雅荟萃。悠悠千载,湖湘文化从此源起而流长......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多少年后,来到这石鼓山时,再不是那远荒僻野之地,早成了喧嚣都市罅隙的这一亩半方。烟雨蒙蒙清晨间,依然那般深远,清寂而宁谧......。或许,古早人们就享受这两江会流绮丽景致,便在这并不高峻的小山屿上建起“合江亭”,其观景价值随之闻名遐迩......唐代名道董奉先醉心于此间“朱陵后洞”修炼。贞元那年,文豪韩愈慕名而来,有感风光奇异而赋诗《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千古佳吟,朗朗上口,流传至今。从此,这石鼓山名声鹊起,渐而开千年湖湘文脉,人才辈出,绵延不断。

 正如古诗描绘那般,这潇湘风景第一名胜,山势凭江而虚,纯石无土,其状如鼓。三面环水,激浪击石,其声似鼓。恰好《观石鼓诗》所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因而人们便称其“石鼓山”,当是恰到好处。这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市石鼓区,湘江北岸,蒸水南路末,青草古桥旁。那鼎盛千年的书院,绿荫掩映,楼台亭阁,飞檐翘脚,映衬江帆涟涟......这湖湘文化发祥地,早在宋时即跻身于“四大书院”之首。漫漫千年,无论苏轼,周敦颐,朱熹......等等在此执教,培育出那王居仁,曾国藩,杨度,齐白石等等名士人杰;况且那郦道元,杜甫,柳宗元,刘禹锡等等巨匠大家,或讲授传学,题记赋诗,或寻幽揽胜,其况蔚为壮观。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那嵌入街角这个不大的广场上,陈列着那巨大的仿书本形状石刻,乃是朱熹所著的《衡州石鼓书院记》。并没有留心细阅慢读几番,旋即便知这是石鼓一绝之“翻不开的书”......。中央有巨石,上雕有“石鼓七贤”,令人仰望敬慕。一旁那粗干虬枝的古榕,浓荫叶茂,带着几分沧桑。临江而矗的将军楼,那曾经是诸葛亮,曾国蕃操练过水军的点兵台遗迹......

 穿过绿荫密蔽的广场甬道,看到这石鼓山,分明一处典型的陆连岛。而整座书院依山而筑,顺势层叠。这一望,真是“郁葱青翠护层荫,仙洞危楼半出林。万户晓烟明夹岸,两江流水抱孤岑......”这般诗意应景。走过这横跨旱沟上的石拱桥,站在禹碑亭下,品读那蝌蚪文写下的碑刻,一脸迷茫,一头雾水,辩不出那字那义,但能猜出这石鼓第二绝之“读不懂的字”。

 拾级而上,十几石阶,则可入书院山门,一片林荫影绰,庭园幽然静雅......一转眼,就见那静卧于院落旁的石鼓,簇新而光洁,一眼可见不是旧物。此处名曰石鼓山,这古石鼓那是一定有的。据史书记载;唐朝黄巢起义之前,这山上确有石鼓一面,座高六尺,叩击之声能闻数十里外。北魏骊道元的《水注经》也有明据;“庐龙推鼓入潭”,神奇石鼓从此渺无形迹......。现有石鼓,为五十多年前陶铸所倡而造。完璧归赵,终还石鼓山第三绝之“敲不响的鼓”。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庭院深深,走上一层院落,中轴两旁分座并列二祠庙,居左,为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建安十三年间,驻扎临蒸(即今衡阳),督办军务。位右,为李忠节公祠。李氏衡阳人,时为南宋末年潭州知州兼湖北巡抚。元军进犯,曾率全城顽强抵抗三月余,举家壮烈殉国。故居祠堂于清代迁来石鼓山......无独有偶,七十八年前,日军重围衡阳,全城军民同仇敌忾,拼死抵抗,坚守月余。日寇罪恶的炸弹摧毁了千年书院,石鼓山一片瓦砾废墟。今日所见书院全貌,皆为解放后逐步恢复重修......恍然如梦,一步一回想,依旧义愤填膺,切齿切骨。

 拾步踏阶,再上一层院台,便是石鼓山上顶峰。大观楼前花团锦簇,有几缕轻烟缭绕,那孔圣铜雕笑意盈盈,仿佛在静待那些想来磕头的学子们......只是会心一笑,便穿过大观楼下,迫不及待地登上“绿净阁”。这原先的合江亭上二楼,推开花格窗扇,那一幅“胜地蒸湘山水合,村里虹桥隐画船”景色尽皆映入眼帘。看绿阁蒸风,合江凝碧,听渔舟唱晚,江阁书声。那文化了得心,似乎被浸润了......走下了峭壁,去寻那道家洞天。既然那“青草桥头酒百家”能为一胜,那“朱陵洞中诗千首”便可成石鼓一景。眼前浅小狭窄的洞窟,传说这朱陵后洞竟能暗通南岳福地,神乎其乎。不想深探,只能将信将疑地走开......。返回到桥头,回想起那楹联“心远地自偏,问草庐是耶非耶,此处想见当日。江流石不转,睹秋水来者逝者,伊人宛在中央”。文韵自香,忽觉那浸润的心,还落在那里......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石鼓书院,结庐潜读湖湘文渊第一地

           2021.12.29     游后随记于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德泉大酒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