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岳屏雁峰,其实是一城两景,一山两峰。与其说峰,倒不如那低丘。浅浅隆起的山岗,更来不及那闹市中,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半截......。衡阳城中这两座漫山葱郁的浅丘低岭,隔着一汪碧绿的云水烟雨,对街相望。这般不起眼的高度,却有厚重久远的底蕴。这回雁峰上,那“平沙落雁”竟是潇湘八景之一。史称南岳第一峰,那诗意,那雁文化,几乎抢过五岳衡山的风光......。
当年,那北宋王安石一阙佳吟,“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那王勃诗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云云......。从此,这小山岭上便有诗韵横溢,文风源流。回雁峰,愈为人晓,名声远播,渐渐跻身于天下名山盛景之列。想象这来头不小的名气,遂先去这湘江畔的回雁峰寻胜。经那一条些微清寂的雁城路,楼影稀疏处,那嵌着翠荫浓绿,笼罩了幽静的山岗。山门那“南岳第一峰”最先映入眼帘,牌坊“上达”山中随有梵语佛音,缭绕于耳畔......。
循着人造的峭壁奇径,其幽静,其巧妙于远山而不僻,近市而不嚣。几步走上那是唐天际手书,苍劲力道的“烟雨池”。这“雁峰烟雨实堪夸”的衡阳八景之冠的故景,虽天朗云淡,不见烟雨缥缈,却也是流水潺潺。清音曲弄,宛若一爿隔世清境,大隐于市.....。
烟倒是袅绕不绝,那山上雁峰寺香火旺盛,这千年古刹,历来有南岳进香自第一峰始之说。相传那“寿佛”也留袈裟一件与雁峰寺中,这里设有“寿佛殿”,似乎约定俗成了“寿岳”第一寺。可见那“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绝非空穴来风。登阶而上,那廊亭间常有人擦肩而过,游人不多,多为香客。这自古南岳名刹,不图千载虚名,只作有仙则灵之宝地.....。
绕过雁峰寺侧,那浓荫蔽日密林间有石径通望高处,这里修竹茂林,亭台楼阁掩映其间,一片清静幽雅。那“松风亭”前,有巨石伫立,镌刻着陶铸那著名的散文《松树的风格》。游人至此,细读一会,也有几分励志....这处稍为旷阔的平岗上,曾有“此君轩”,那是明末大家王夫之出生地。故址早已在岁月变迁中,荡然无存了。这仿古后修的遗迹,古色古香。这雕像神态自若,提笔凝思,目光深邃。仰望先生,亦能让人瞻仰凭吊,发一番怀古幽思......。
出了竹林,山势已缓缓下坡了。回眸这台顶,真是难以想象,这竟然大名鼎鼎是南岳第一峰......?同样,这微不足道的低丘,更令人出乎意料。激越上千年间,多少名人大家仰慕而至,无论是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亦或“初唐四杰”王勃,“唐宋八家”柳宗元等等都留下了足迹,传下多少辉映文坛的笔作诗章。这回雁峰,毫不夸张说,那是文质堆砌起的高山巅峰。
往前走,过了那亭台回廊构建的,还有青砖黛瓦的“王船山纪念馆”,便可见那气宇轩昂的“回雁阁”。三重歇山,四层楼叠,飞檐翘角,气势雄伟,早已成了衡阳市这“雁城”之地标,似有跻身“江南名楼”之嫌....从“回雁阁”下,山坡植绿种草,花径间或,假山流水,踏过飘落秋叶的栈道,走下花岗岩石阶,便是出了那气派的“南岳第一峰”北门牌坊......。
返身沿蒸阳南路,走过这人流熙攘,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上,不及一刻,便可见那“岳屏公园”东门......稍微驻足,品读过那门前楹联:四时佳气来衡岳,十里青山作画屏。来不及一番遐思,入园瞬间,那一泓秋水伊人,便被惊艳到眼爆。那些微干涩的孤岛浮在凝碧的水面,那几株挺拔水杉,未曾飘落的秋叶,黄澄澄挂满一树,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幅秋色油画。那轻盈的九曲廊桥,横卧在宁静水面,那处拱起的桥洞,连同水下影子,恍若一轮秋月梦境......顺着湖滨夹岸的柳荫小道,漫漫走到湖的彼岸,那满目苍翠的岳屏峰下。眼前岳屏峰不高,海拔不及百米,略出回雁峰稍许。但与衡山遥遥相对,故似南岳屏风,于是有岳屏之称。
林密荫深处,虫啾鸟鸣,绿坡间有登岭的石阶依山而起,走过那“忠勇亭”,已至半山。转身再登,不过片刻即到山顶广场。那巨大的和平警示鈡,挂在纪念碑侧,撞一声,深沉浑厚的洪音,回响不绝......那高耸的抗战胜利纪念碑,展现出刚强不屈的民族意志,深深地鞠上一躬,表达缅怀和敬意。在岳屏峰顶,可以眺望雁城全景,山下这“云水湖”,仿佛就是城市一片巨大的“绿肺”。远眺,尽可体味那诗韵“山依衡岳开窗见”,近瞰,皆为佳句押仄“水爱湘流临廊依”。耳闻那湖面荡舟的笑语,山间健跑的欢声,更懂了保卫和平的意志.....。
2021.12.30 游后随写于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德泉大酒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