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那从小耳熟能详的歌声,每当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心中总有一团疑惑,那黄河咆哮该是如何模样呢?不止一次来过壶口瀑布,每一次真切地感受黄河咆哮,看不出那是怎么模样,却抑制不住那心潮澎湃,热血激荡。来过这里,望不见李白那“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飘逸诗意。却感叹“黄河万里出昆仑,奔腾咆哮入壶口”雄浑景象,犹如黄龙出海挟雨携雷,每一次都有黄河咆哮新见地。
蜿蜒在塞外河套的黄河,辗转来到黄土高原上,切开危岸峭立的晋陕大峡谷间。宛若一条游龙,时而奔腾,时而潜游......。九曲回肠般地张扬着它的源远流长,那是华夏的心胸,母亲的情怀。从九天雪域的昆仑走来,那些高山野岭挡不住,那些陡坎险滩锁不了,锻造出黄河那一种倔强的性格,荡气不羁般地奔流。显示着它的坚忍不拔,这是英雄的气概,一派龙族的豪迈。
我曾经走上那高远的巴颜喀拉雪山,醉美于源头的扎陵湖滨花丛,鄂陵湖畔草地。徜徉于贵德清澈河水岸边,错觉于春风吹绿江南岸。陶醉在晨雾缭绕中唐克的九曲第一湾,闻晨钟清越,若梦醒仙境时分......。那一日暮色下,登上河畔的鹳雀楼,观“白日依山尽”霞染霜天。这一天晨曦中,伫立渤海湾滩苇丛间,看清浊分明间,赤龙潜渊“黄河入海流”......。无论在冰川峡谷,亦或是草原戈壁。每一次遇见黄河,那怕是一朵欢滚的浊浪,也许有一蓦微漾的碧波,都能感染到龙的传人。塑造成一种魂魄,那是引以为豪的中华情,民族魂。
而每一次来到壶口,那黄河咆哮耳畔声起,似有一样心情激切,仿佛久别的儿郎,向母亲倾诉那滔滔不尽的心事......。那一回回亲近,掩饰不了那内心的战栗,却膨胀了身上的血脉,唤醒那沉寂了已久的热忱。就这样喜欢黄河,亦不恋美色,只因这浩然豪气,一次次来过。
与上两次从山西过境而至不同,这次选择陕西这侧下河。虽说景点相应,却观感大有不同。从陕西宜川这旁入壶口,竟有眼福,可饱览那黄河著名的孟门津古迹。这不经意间的相遇,目睹这万里黄河九蹬之一,顿时有那“孟门夜月”下这“山随波影动,月照浪花浮”,千古佳景的遐想之美。在高踞岸边俯瞰,那洪涛激流中的孟门山,犹如逆流而上的艋舟,河心岛上那魁梧黧黑的高大雕像,让人回想起那远古的大禹,吆喝着黄河纤夫拉绳搬山的浩荡之气。
自古,这孟门雄姿巍然,与龙门,壶口并称“黄河三绝”。这距壶口下游五公里的河谷中,屹立在激流中的两座河心岛,大孟门长约百丈,紧挨着小孟门长也有廿丈。这大小两岛,远眺如舟,近观若山,俯看似门。千百年来,这两块菱形褐色巨岩,“中流砥柱”,“卧镇狂流”。任洪涛黄泥滔天,北牵壶口一线天。放河水奔流俱下,南接龙门千古气。
传说中,当年大禹治水时,把堰塞河道的孟门山一劈为二,疏浚河道,翻江洪流怒泄而下,最早的壶口瀑布就此出现在这里。随岁月侵蚀,流年磨砺,河道不断坍塌,沟壑慢慢延伸,渐渐有了这万马奔腾般的“十里龙槽”。那退避三舍的壶口瀑布已然当今之浩。而依然守望故地的孟门,相映成趣,渐渐也有那“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涛撼孟门”的雄浑之奇......。
车驶过孟门峡口不久,耳畔就隐隐响起那轰鸣声撕,好似闷雷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随车疾驶,愈来愈近,那声响仿佛变了调。时而,犹如虎啸狼呼震动山林。再听,宛然凌厉狂风呼啸旷野......。已经看到那腾起水汽烟岚,弥漫过一半峡谷,“水底冒烟”眼见为实。那水烟如幕,“晴空飞虹”,便有七色彩虹横跨在龙槽两岸。壶口瀑布来到眼前,震耳欲聋的鸣响似“谷间鸣雷”,瞬时能使人耳朵失聪。沿着岸下巨石横卧的河道,走到断崖的跟前.....。
再次看到这熟悉的情境,依旧深深地撼动过心灵。倏忽间,一股血气愤然贲张,豪情飞扬......。看这奔流万里而来河水,这两岸断崖夹持下,就像那脱缰般地汹涌,浪涛一头扎进这百丈深潭。那翻江倒海之势,水石相激,堆起千层雪,激荡漫天雾,这称绝“晴天洒雨”,令人一时豪情膺胸,精神抖擞。想起那次山西一侧,有洞钻到槽底,在弥漫水雾中,心惊胆战地仰看迷濛间那飞流而下的瀑布,那才真是领教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意之美......。这壶口,飞流至地上而入深谷,围绕突兀的深坑周边,迤逦数百米,断断续续几处湍流落瀑,轰鸣响然,振聋发聩,甚为惊心动魄。据说,那抗日烽火燃烧的年代,曾经有人带领抗日宣传队,辗转于黄河峡谷两岸,面对壶口这凛然浩荡,气壮山河气概,触动灵感,挥笔写下《黄河颂》这不朽的诗篇。此刻,每一个站在壶口的人,大概都会情自难禁地高歌,或浅唱,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2021.5.25 游后随写于 陕西省延安宜川县如意山泉商务酒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