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声》《空洞》和“肉说”

(2023-03-22 08:06:22)

*1.意识——据那些科学家说时间是可以摆脱的,我摆脱不了,没了时间我不知道空间怎样展开。我经常想和说,意识可能有点像画家的画鬼,反正没人见过鬼,怎样画怎样对,对都见过的人则相对难画,有一点画得不像就会露怯,嘿嘿。意识不好研究倒是真的,它既不可质化又不可量化,生命科学家都在拼命研究基因,见过几个研究意识的?你的“意识是个总问题”我同意。

2. 我俩——我知道你一直在帮助着我,顺着我思路的同时也校正在我的思考,无疑这辈子你对我的影响最大。是的,咱们有区别,我比较固执在一元里,你有时二元一些,二元没错,二元比一元灵活,更多的思想大家是持二元论的。我想过,我的一元论可能是在《圣经》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神教,掌管世界的只有一个上帝,一切出自它,它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学它就成了一元论。

3. 态度——说“态度”必须先谈一下我理解的“意识”——它是一切思维问题的总源头,主要具备三个大功能,“定位”、“判断”和“选择”。萨特主要谈“选择”,不好。觉得强化一下“定位”和“判断”他的思想才会更完整。

接着说我对“态度”的理解,“态度”就是立场,与咱们说的那个“设”有关系,“设”不同态度就不同立场就不同。“设”又是变化的,这就出现了这样“设”这样的态度那样“设”那样的态度。我的意思就是说“设”是选择,“态度”是由“选择”生成的,“态度”其实是人在“设”的基础上的一种情绪表达,它是个“选择”相下的一个次问题。

我的一元论确实比他们坚定,最直接也是真的,他们经常发生思想游移,我不大发生,这一点我清楚,否则我也不会坚持到今天。但是比他们厉害我不敢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角度,角度不同而已。我力求更整体一些。

4. 《大声》——这个博客里的一百万字反映着我的思考之路,开始时并不明确,是后来一点一点才走到“意识”的。你说得对,它应该属于认识论的一部分,解决的是人“三观”问题,我试图通过“肉”这个“点”理解世界理解人以及价值。

对,《大声》是意识论的产物,还有那个《空洞》也是。如果有人问我一生写过什么,我会答他:写过一个《大声》写过一个《空洞》,除此之外在人生的晚年还写了一点“肉说”,而其他的都不算写,只是些玩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元论
后一篇:举个例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