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第一周是“适应周”,所以都是半天班。开学的前两天,犇犇都早早地醒来,兴奋地乱蹦。很明显,从第三天开始,就不早起了,一般都是六点多。晚上八点半躺下就睡着,夜里也睡得很沉。吃早饭、带水果,去上学。中午回家吃饭,即使妈妈不在家,也都是自己主动完成作业。写字比以前好多了,至少能被认出来,划线也知道用格尺了。然后自己把书包收拾利索,老师让带的东西也都能自己找出来准备好。课表是暂时的,而犇犇一直以来就不习惯倒腾书包,也就是把彩笔什么的用品都天天背着。虽然书包沉点儿,但这样也好,不必担心哪天忘带什么。妈妈也干脆不操心了,他自己能弄好。
用犇犇的话说:“课一节接一节啊!”早上把当天用的书和笔袋拿出来,书包则放在教室后的书包架上。每节下课可以去喝水,没带水也可以自己拿纸杯去饮水室接。第二节下课可以吃自带水果,不怎么吃水果的犇犇每天都能把水果全部吃光,这也成了他盼望和享受的一段好时光。
每天会象征性地留一点儿作业。语文老师留的基本是涂涂画画的,数学老师留的基本都是小趣味题。
【第一天】
自画像虽然画得不好,但是很神似啊!而且,从线条看得出,犇犇确实比以前认真了。
【第二天】

犇犇做这份作业时妈妈一直在旁边,心想这也太简单了。直到晚上家长群有人讨论才发现:原来题目要求是三支铅笔,而犇犇只画一支,妈妈也没仔细看。还签了“已检查”。好在第二天早上有空让犇犇改正。犇犇却说:“我早就知道是三支铅笔,就是写的时候忘了。”哎,看来以后真得认真点儿了。

美丽的校园,妈妈没有提示,犇犇自己集中了一些元素:草地、树、花、球场,还有报到时让他特别难忘的树下那个牌子:梦想树。他至今大概还觉得这是一课许愿树呢。难得的是犇犇还能用简单的笔画画出球场上的小孩儿,还有一个球,他说是足球,黑白相间的。
【第三天】
钟表连线题,对于犇犇来说不在话下。他现在已经完全认识钟表了,又对自己新生活的作息时间也比较熟悉。所以,还没等妈妈回家,自己就已经把作业做完了。
晚上,群里有的家长讨论哪个图是什么意思、应该对应哪个时间之类的。其实,家长往往把图画给曲解了,孩子有他们自己的识图技巧和能力。
【第四天】

这份数学作业旨在让孩子分清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这对犇犇来说没有问题。但是画画着实让他头疼。他说想画多多,问妈妈多多应该是什么样。妈妈说自己想,如果不会画,也可以选另一个新朋友。犇犇还是非常诚挚地非要画多多,还特意强调头发是很密的。其实多多和他的头发真是不相上下。

这是老师和家长互动的作业,犇犇特意强调由妈妈写。看到老师对“情绪”、“友爱”和“自理”都给了笑脸,妈妈就挺放心了。“专注”不佳,也在意料之中。问犇犇老师说什么让他眼泪汪汪了,他不想说,就说忘了。妈妈问挨批评了,他说不是。后来终于套出来了,就是那套早上,老师说以后不用带电话手表了。于是告诉他,小朋友都刚上学,很多规矩都不知道,可以慢慢学。老师只是告诉,希望你做得更好。即使是批评,也不过是指出你的错误,记住并改正就行了,不用眼泪汪汪。犇犇表示知道了。至于聊有趣学校生活,妈妈天天都聊。犇犇说哪个老师都喜欢,就是课太多了。
【第五天】

作业是练习抄一份课程表,不会写的可以用符号代替。另外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和班级。不知怎么,犇犇的字写得确实比以前好得多。虽然也是照葫芦画瓢笔顺不对,虽然还是速度很快,但至少没有缺胳膊少腿,也没有猪嘴獠牙地四不像。
虽然在幼儿园做过的作业要比这些复杂得多,但这些毕竟是入小学后的第一批作业,也比幼儿园的相对有趣些,老师要求保存到成长档案中。即将开始漫长的求学路,此时,妈妈只希望犇犇能够身心健康,喜爱学校,逐步养成好的习惯。
才发现,犇犇正好是满六岁半开始上小学,一天不差。所以,年龄绝对是标准的中间值。每个早晨,小小的身体背着大大的书包趔趄着走。进了校门,头也不回。走在一群小学生中间,背影也能看出一丝紧张和郑重。小象则躺在家里,带着犇犇的味道,等着他回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