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儿,犇犇上小学已经一个月了。第一周是适应周,都半天班。第二周校庆加小长假串休,也就上三天学。正式全天的上学其实也才两周。这一月过得忙碌也漫长。家里家外都是新的环境,犇犇每一天也在悄悄改变。
早晨,不再起早了。每天七点前起床,有时可能还需要闹铃响起,不过从不赖唧,起床就高兴。从最开始妈妈决心每天给犇犇做点儿什么早点,到现在也和犇犇一起起床。实在太困,有时犇犇也不愿意吃。不过多数时候还是吃些面包、月饼之类的,而且不算对付。每天爸爸送犇犇上学,书包太沉,还是不忍心让犇犇背一路。到了学校门口,犇犇自己背书包进去。想必他也习惯并且愿意自己走过校园里的那段路。据说有时也会遇到同学一起走。
每天放学,犇犇由托管班老师接走。由开始嘟嘟囔囔表示想早回家到现在完全接受。起初在托管班完成作业,老师还能带领着复习、预习和拓展。后来发现犇犇的字写得不好,自己也知道,又总是捂着不想让老师看。于是妈妈和老师商量,涉及书写的作业回家写,在那儿只用练习本练习书写。没想到犇犇对此欣然接受,还偷偷给妈妈看自己练习的字,似乎很欣慰。
每天五点去接犇犇,在小区逛一圈儿,也许会买个雪糕,边溜达边说说当天有意思的事。然后回家做作业。一般不用催促,自己会主动要写。犇犇的字总是结构不对,好几次妈妈要求犇犇另起一页重写。虽然每一次犇犇都很懊恼,有时也会嘟嘟囔囔摔打几下,或者滴滴嗒嗒掉几颗眼泪,但只要写得比较好稍微一表扬,情绪就能恢复。虽然有时嘴里说着不爱写作业,但从不排斥。
每晚吃完饭,犇犇看一会儿电视。从前不看的少儿节目,现在能看得嘎嘎乐。依然时不时地看他的那些光盘。睡觉的时间不断提前,有时睡前依然会讲本书,然后这本书就放在书包里,作为第二天带到学校的课外书。
在学校的生活都是从犇犇那里听到的描述:课一节接一节,不过都有意思。午饭简直太好吃了,有土豆拌肉、圆葱拌鸡蛋(炒和炖在犇犇那里都是拌)、生菜汤(估计是菠菜汤或小白菜汤)……每天有绿豆水,不甜,但是好喝。有水果,偶尔会没空吃,晚上拿回来,就是觉得比家里的水果好吃。午休时间可以在操场玩儿,也可以坐在教室看书。每天午饭的时候杨老师都在,但不知她什么时候吃的。有二年级的同学来检查头发和手指甲。某天表现好得到了小红花。某天负责盛饭,同学们都喜欢要犇犇盛的“土豆拌肉”。第一桌一个女生和他的水杯一模一样。有的同学管不住自己,总是和同桌说话,老师会让他站着听课。最喜欢品德与生活课,以为别的课只是一科,品德与生活什么都讲。
这就是犇犇一天的生活。很多细节还不太知道,但可以看得出犇犇对学校是喜爱的。以前犇犇似乎对上小学有些疑虑。但现在问幼儿园好还是学校好,他毫不犹豫地说学校好,因为学校的饭太好吃了,而且还能攒小红花换奖品。问他是不是特别喜欢学校,犇犇说当然了,然后会滔滔不绝地讲他细心观察过的那些事。问他有没有交到新朋友,他总是说:“那我可不知道。”其实这个“不知道”的意思是他已经单方面把某些人当作了朋友,但不知道人家是不是把他当作朋友。他总是这么严谨。
从最开始写字不好,妈妈让擦一下就叽歪,到现在主动要求重写。妈妈说可以了,犇犇却说:“得严格要求!”现在妈妈说什么,也不像刚开学那样顶嘴、反驳了,有时虽然不愿接受,但犹犹豫豫也基本欣然同意,脾气好多了。不知为什么,还忽然变得爱干净了,隔两天自己换小裤衩,居然还要求每天上学换一身衣服。
说到学校,犇犇总是两眼放光,能够看得出,他在小心翼翼又热血沸腾地面对着新的集体,虽然不是事事积极,集体荣誉感却也油然而生。即便发言和好好表现是为了多攒些小红花,又有什么不好!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求知欲和上进心以及对眼前生活的热爱,远远要比阶段性的成绩重要得多。吃得好、睡得香、自觉学习、喜爱学校,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欣慰的了。于是妈妈爱左一遍又一遍地问犇犇是不是可喜欢学校了,犇犇也是不厌其烦地回答:“那当然了!”然后,妈妈说:“加油!”犇犇无比受用地说:“妈妈,你上班也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