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犇犇的土语和诗意

(2011-04-14 23:28:01)
标签:

语言

土话

方音

脏话

诗意

分类: ❀-成长花絮-幼儿-❀

犇犇的土语和诗意

 

    犇犇和奶奶学了满口的东北土语。首先,当然表现在丰富的词汇上了——

 

    “高”读作二声时就是“搁”的意思,指把东西搁在那里、放下。这是奶奶的方言。犇犇小的时候,和他说话自然得是重叠词了,所以就是“高高”。不让犇犇动什么东西,就是“咱不要,高高。”玩儿够了收起来也是“高高”。这是犇犇运用得相当熟练的一个词。

    前些天犇犇去爸爸单位玩儿,一个叔叔给了他果冻和雪饼。犇犇吃过雪饼,也不是很喜欢,并且着急要没有吃过的果冻,就很大方地拿着那袋雪饼递给跟那个叔叔说:“这个高高吧!”叔叔愕然。犇犇重复着:“不吃这个,高高吧!”叔叔到底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啥”、“干啥”这也不算什么土话了,也许某些场合“啥”要比“什么”亲切得多。遇到不认识的东西,犇犇会问:“这个是啥?”遇到不懂的话,犇犇又会问:“**是啥意思啊?”有时无聊了,便没话找话地说:“妈妈干啥呢?”有一天半夜突然惊醒,犇犇大哭:“妈妈干啥去了?”值得一提的是,犇犇这个“干啥”是有言外之意的。比如看见妈妈吃东西,犇犇会坏笑地问:“妈妈干啥呢?”好像妈妈干了坏事被他抓到一样。当然,这东西得是他不太感兴趣的,要是喜欢的早就扑上来了。

 

    不知道“夹咕”这两字应该怎么写,反正是“角落”的意思。这也是从奶奶那学来的。有一天妈妈和犇犇都躺在床上,犇犇描述到:“妈妈躺在这个夹咕,犇犇躺在那个夹咕。”

 

    在犇犇还不怎么会说话时,每当放屁了,没有声音却有臭味儿了,奶奶便说:“放个哑巴豆子屁。”于是犇犇就学会了,不管放的是响屁还是没声的,都自称是哑巴豆子屁。

 

    车库通向电梯的路上有几个大的钢钉,每次犇犇路过都会提醒大家:“有橛子!”

    还有最常见的“埋汰”,犇犇整天总是嫌这儿埋汰扫一扫,嫌那儿埋汰擦一擦。

 

    其次就是表现在那些变音上。比如“桌子”说成“卓子”。“这个”说成“介个”,“那个”说成“涅个”。那说成“讷”。犇犇自己当然知道这是不对的,如果学他,他就不好意思地笑,然后马上字正腔圆地读出标准的音调来证明自己知道。犇犇还经常说“介个玩意儿”、“涅个玩意儿”。

    当然,犇犇和多数小朋友一样也学会了脏话,并且用的场合非常正确。家人对他还是采取听而不闻置之不理的态度,希望他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慢慢就忘掉了。

 

    爸爸标准的普通话,妈妈正统的书面语,都没有奶奶的方言土语让犇犇接受得快。不过也没人去特意纠正他。纠正的话,奶奶该没法再说话了。何况,犇犇的发音相当标准,语法及其精准,“也”、“因为”、“但是”之类的用得恰如其分,让他快乐地说吧。

    不过,犇犇的语言有时也是很文学的。比如,奶奶说修热水器的小伙子家是农村的父母都是农民,犇犇就旁征博引地说:“粒粒皆辛苦。”犇犇问妈妈地上的小东西是什么,妈妈说是红豆,犇犇立刻说:“就是‘红豆生南国’那个!”窗外由阴转晴,犇犇马上发现了,说:“太阳光金亮亮!”还有一天,犇犇坐在妈妈的车上刚出门,看了一眼外面就说:“有风,也有太阳。”多么有诗意!

 

    小孩子刚开始说话时总是让人觉得神奇而惊喜,他说得越多就会越有趣。不过,慢慢地他就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思了,也会让人喜忧参半。只是,这也是成长。

 

犇犇的土语和诗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