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研要远离世俗(原创)

(2014-01-27 11:11:55)
标签:

核心要素

世俗

探索

医学科研

临床验证

分类: 妄加评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在生产力前面加上“第一”后,真正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其实,圣人马克思,他还只知道“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如今这个道理简单得没人再好意思来研究证实了。

   社会经济发展今天,如果能够排除政治因素的影响,科学技术实实在在已成为社会各单元之间竞争的核心要素。能够看到,这些年我国的科研创新能力在不断攀升,科研成果屡创新高,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开始贴上中国的标签。尝到了甜头的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出台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激励科技的创新发展,投入的经费成几何级数增长。可以说时至今日,谁掌握了先进的科技谁就会赢得发展的先机,谁拥有了领先的科技谁将拥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然而,加大科技的投入,我们的“产出”却并没有同步,科技也并没有完全朝着上峰们既定的目标阔步前进。相反,在部分或个别领域或个别地区,科研成了高手们的玩偶游戏,甚至演变成新的另类腐败。由于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本身不科学,立项的门槛不高,论文抄袭、数据作假频频发生,研究成果迟迟不能得到应用,学术氛围低俗,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机械,加之经费监管的缺位失位,致使“贪、吞、套、骗、假”比比皆是,诸如亿元课题经费被贪污,候任院士科研经费包养情人,260万科研经费炒期货,“旅游规划研究”课题经费全拿火车票冲抵套现等等。还有消息说,政府的“驻京办”遭封杀后,在北京的其他联络机构并没有销声匿迹,某些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竟然也的北京设立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能有二,一是跑项目要拨款,二是跑科技要立项。当然,为自己领导的北京出行提供方便、与那些掌握科研立项权的高层套近乎也是重要职责之一,要知道科研离不开世俗,而且与世俗抱得越来越紧了。

   如今,科技界与产业界在不断融合,这原本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好事,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世俗的介入,科研这块净土被凡间的烟火熏得千仓百孔了。科技界的早早地盯着产业界的钱,不成熟的技术上了生产线,三四流科学家忽悠的东西在企业卖了好价钱。现在的科技界流行将导师一级的学术带头人唤作“老板”,不完全是因为有钱,其意味神秘又世俗。产业界的盯着科技界的项目(当然也有不菲资金),结果,牵强的边缘人做了项目首席,沾边了的实业家加挂上科学家的头衔,都知道,其转换价值远超过了科研的本身价值。

   被泡沫了的科研与科技乱象横生,成绩单上的科研成果“硕果累累”,而生产应用成果却是寥寥无几。下游的学术团队买卖抄袭论文,不从事学术工作的人却挂上了教授头衔,水分十足的博士帽满天飞,借学术活动敛财比比皆是,假冒伪劣“高科技”泛滥成灾。

   科学研究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探索的目的是在未知领域里寻求突破。“科研”即科学研究,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去研究某一种规律性的现象,“技术”就是研究得来的成果。有报道称,如今的科研经费有接近一半并没有用在真正的科研上,而是在各种会计游戏中消失,转换成某些人的方便乃至福利。科研管理就像科研的本身一样,还处于一个研究探索的阶段,如何规范科研人的行为,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使科研人远离世俗,值得深思。千万不能放任自流,让科学研究在个别少数人玩花样的游戏中消失了原有的活力,成为一种政治性或政绩性的智商活动。

    科研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科研需要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就医学科研来说,研究的课题需要临床集结,研究的过程需要临床支持,研究的结果需要临床验证。最终的成果也必须反哺临床,来推动学科的发展,推动技术的提高。

   科学技术要最终成为生产力,路漫漫其修远,杜绝轻浮远离世俗须从入门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