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约挂号不只是技术活(原创)

(2012-07-03 09:48:03)
标签:

中国

社区卫生

首诊负责制

服务中心

基层医院

分类: 医疗关联

    最近,湖南省儿童医院在一些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开通了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医院自己开发的挂号平台安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电脑桌面,方便医生实时与儿童医院保持服务对接。社区医生在这个预约平台里面,能够实时了解医院门诊和住院的动向,帮助患者科学选择医院,快捷实现预约诊疗。

    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服务位移,却并没有获得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兴趣性关注。究其原因,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老百姓一样,认为同是预约挂号,在哪儿挂都是一码子事。仔细分析起来,我认为这个小改革的后面大有乾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近、合理、普惠的基础性原则得以有效发挥,能够缓解大医院的门诊压力。如果施加一些行政影响,这种社区医院分诊式的预约挂号,很有可能给今天的中国医疗带来颠覆性变革。

   第一、用全新的理念诠释了首诊负责制,实现首诊负责制从家门口开始到家门口结束的流程再造。通常,首诊负责制是在一个单一医院内的服务举措,即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其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危、急、重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转科、转院、病情告知等医疗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可以看出,病人转院离开医院以后缺乏跟踪反馈手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接诊开始,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基本检查、分诊转诊到预后的家门口康复巩固等等。

   第二、科学分诊病人,缓解大医院挂号排队和就诊压力。很多病人在就医选择的时候多半是根据印象选医院,根据习惯找医生。认为医院越大越好,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变化缺乏了解,盲目追崇大医院。由于大医院门诊拥挤,结果是门诊挂号排队两小时,医生问诊服务两分钟。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预判分析,有效的分诊,帮助患者合理选择医院。

   第三、小病大病分开走,引导患者理性就医。合理分流病人,是解决目前看病难最理性的手段。我国目前医院的分级医疗难以实行,除了基层医院的水平偏低和政策层面的因素外,患者对小病和大病不了解,对大医院与小医院不了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的帮助,医生在预约平台上,可以实时掌握各大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情况,能够很好地避免就医高峰,还可以帮助病人解释答技术和政策层面的问题。

   第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诊,是实现医院之间双向转诊有效开始。其实,绝大多数大医院不会有意地积压病人,拖延住院时间。院长们都知道,要通过提高质量、缩短住院天数来获取效益,这也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价要求。缩短住院天数,指的是缩短在大医院康复治疗或巩固治疗的天数。而康复治疗或“遵医嘱”的治疗,可以通过基层医院来解决,这就为大医院的病人向基层医院转诊提供了条件。一般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家门口更熟悉、更方便、更有亲切感,如果基层医院改善服务,加之政策引导得当,这样的双向转诊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有的病人也许会担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医院会不会与一些不良医院结盟,胡乱分诊患者、推荐医生。当然,不排除这种情况的发生,但也有技术层面的控制措施。除了加强医德约束外,我想起篮球或足球比赛时的助攻统计,分诊病人或推荐医院就像球赛的助攻,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发布信息,可以通过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来评价社区医院的推荐成功率。


   注:该文发表在2012年7月30日《健康报》第八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