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根据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三大运营商将从8月1日起正式取消京津冀手机长途漫游费。昨天,有用户称测试证实拨往河北的移动电话长途已按市话收取。(《北京青年报》8月2日)
说好了8月初取消,问起来却家家无细则。这漫游费的谢幕之路,可见多么纠结而不甘。眼下,3G技术已在国内商用多年,4G网络也迅速覆盖开来,全国网络一体化更是遥远的历史,加之湖南长沙、株洲和湘潭3市早在2009年就取消了长途与漫游费——那么,全国漫游费开启“免费模式”,究竟难在什么地方呢?
有关漫游费的性价比之争,已经是可以盖棺定论的话题。只是,既然京津冀可以取消漫游费,全国层面不能取消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取消漫游费,利民惠民,只是运营商的一声令下而已,这种事情,莫非也需要“试点先行”?再说,就算京津冀有协同发展的要求,免费礼包只砸在京津冀用户头上,剩下的地区难道是传说中的“软柿子”?
当然,提到降费问题,大家很容易联想到“提速降费”的遭遇。早前,工信部曾与网友铿锵承诺,然而,终究是说得比唱得好听。在不改变市场格局的前提下,让消费者去博弈漫游费,无异于蚍蜉撼大树。在不对称的市场地位之下,何来公平正义的博弈结果呢?
取消漫游费总不能“你能你先行”。不久前,欧洲议会在一份声明中称,欧盟各国代表达成一项初步协议,从2017年6月起取消欧盟28个成员国之间的手机漫游费。国际漫游费都要考虑隐退了,国内漫游费还像挤牙膏般不肯早日终结暴利盛宴,诚意在哪里?
手机漫游费也好,固话或流量漫游费也罢,它们越来越像一项“赖皮收费”了。专家也分析了,消协也炮轰了,职能部门也表态了,奈何运营商装聋作哑、爱搭不理?取消全国层面的各种漫游费,究竟是等企业忽然良心发现而践行社会责任,还是等工信部等职能部门甩一鞭子走几步?也许,市场的症结,还是让充分而自由竞争的市场来寻求解决之计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