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出生照”搭车收费背后的爱与痛

(2015-07-20 00:09:28)
标签:

育儿


杨朝清   
 新生宝宝降生时,一些妈妈都想在产房拍照留念。近日,贵州贵阳市一产妇试图自带相机进产房,但医院以未消毒为由予以拒绝,并表示如果产妇想要宝宝降生时的照片,可向院方购买。产妇张女士花了90元购买了6张照片,另外还花了400元购买了记录宝宝洗澡的相片集。(《贵阳晚报》7月19日)
    作为一个重要的生命仪式,“宝宝出生照”见证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记录这一时刻的激动与欣喜,成为许多家长的诉求。如果说医院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拒绝产妇进产房拍照,有一定的合理因素的话,“宝宝出生照”被搭车收费显然是一种失范行为,有借机敛财的嫌疑。
    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看,“宝宝出生照”成本较低、收费较高,追根溯源,医院凭借身份优势和有利地位,在“宝宝出生照”一事上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垄断格局。“仅此一家”的傲慢与霸气,不可避免会滋生出“漫天要价”的怪事。正是把握了家长的情感“软肋”,医院才会有搭车收费的底气。
    在一些发达国家,医院大都会免费提供产妇所需的洗漱用品、一次性床单等物品,婴儿用品也大都免费提供,“宝宝出生照”通常也是免费或者低价提供。更进一步说,产妇在医院生产,“宝宝出生照”作为一种衍生服务和配套支撑,理应免费或者低价提供,而不是“狮子大开口”。
    老百姓即使忍痛接受了“宝宝出生照”的高收费,也会对医生职业形象和医院的社会认同“打低分”。究其原因,在医疗市场化进程中,“大处方”以及五花八门的搭车收费,损伤了医患关系。如果医院能够尊重和回应公众的利益诉求,而不是在批评质疑中自说自话,医患关系自然会好转,重回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轨道。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并不否认医务人员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说到底,医务人员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嵌入了诸多的经济诉求。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医院要钻进“钱眼”,千方百计地实现利益最大化。医务人员凭借专业技能和职业伦理得到老百姓的尊重和社会认同,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求医问药,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才会水涨船高。
    “宝宝出生照”的背后,有为人父母的爱与痛,也有医院管理和市场监管的短板与不足。毕竟,医疗行业不是纯粹的“生意”,只有变高收费为低价甚至免费,医院才会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声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