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扬
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被年轻人追捧为“网络情人节”。近日,人人网针对2573名90后大学生开展了一项年轻人爱情观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如何看待“傍大款”,67.7%的90后大学生表示这种现象无可厚非,但自己不会去做;表示强烈反对、厌恶这种行为的占20.4%;称这种说法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占7.1%;表示如果有机会自己也想尝试的则占4.8%。(《新闻晨报》5月20日)
67.7%被调查者认为“傍大款”现象无可厚非,4.8%被调查者表示若有机会自己也想尝试,两项加起来,便有了《逾七成90后受访者不反对傍大款》的新闻标题。如果只看这个标题而不细看文中详情,很多人难免感到担忧——“不反对”似乎就是“认可”,“认可”似乎就是“接受”甚至“主动”,超过七成的90后大学生有此想法,看来大款真的不够用了。
于是,这条吸引眼球的新闻一下子成了网上热点,很多人从各个角度表达对90后大学生的担忧,言辞恳切、苦口婆心者有之,言辞激烈、上纲上线者亦有之。依我之见,这些担扰是多虑了。
“傍大款”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如果说几十年前大多数人对这种现象还嗤之以鼻,那么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富人越来越多,对于“找个有钱人结婚”这样的婚恋观,大多数人已经能够宽容看待。爱情当然是婚姻的基础,但它与追求富裕生活并不矛盾,你不能武断地说这就是“拜金”,更不能武断地认为有钱人就没有爱情。也就是说,既然社会上都能正确看待“傍大款”现象,大多数90后大学生认为这一现象无可厚非,有什么不正常呢?如今的大学生,可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
认为“傍大款”现象无可厚非,但自己不会去做,这也体现出90后大学生的宽容心态。在多元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背道德,便都是个人的自由,不可能千篇一律,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更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别人头上。“无可厚非”这种态度是令人欣喜的,说明90后大学生对待不同观点的心态比前辈更淡定。
别人怎么选择是别人的自由,自己的婚恋观还是有必须坚守的东西。67.7%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不会这样做(傍大款),再加上20.4%的受调查者反对、厌恶“傍大款”现象,那么表示自己不会“傍大款”的90后大学生就占到了88.1%。近九成90后大学生有此态度,我们还有必要去担心什么吗?
同样一组调查数据,换个角度分析便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像2013年的一篇新闻报道,标题是《调查显示超两成人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当时也曾引起不小的反响,但如果把标题换成《调查显示近八成人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反响可能完全不一样。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只要不带偏见地全面解读、客观分析“超七成90后大学生不反对傍大款”,我们就会对90后大学生多一点真正的了解,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一代年轻人绝对不会比他们的前辈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