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潮
“车辆违停罚款,广州为什么一定要顶格罚?”在日前举行的广州市人大代表咨询活动中,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余明永对车辆违停一律“顶格罚”提出异议。他表示,自己关注行政处罚中的“无差异罚”已经多年,并在各种场合提过多次,此次两会还将提出这个问题,“要向顶格罚和无差异罚宣战”。(2月3日《南方都市报》)
余明永的这个问题问得好,代表了车主们的心声,问出了广大车主共同的疑问。众所周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机动车违法停放的处罚金额是“20元以上200元以下”。但是,包括广州市在内的很多城市,对车辆违停的罚款都是按最高标准执行,而且是一律200元的“顶格罚”,不管是情节严重的违法停车,还是情节轻微甚至情有可原的违法停车,在处罚金额上都没有区别。
有的城市虽然没有“顶格罚”,但也存在“无差异罚”问题。比如笔者所在的城市,对车辆违停的处罚标准一律为150元,根本不区分情节轻重以及造成的后果如何。
车辆违停虽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也分轻重,所受到的处罚应当有所差别。要不然,《道路交通安全法》何必将罚款标准设定为20元至200元呢?给执法者留下这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正是考虑到车辆违停的情节和后果千差万别,不宜“一刀切”,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既体现“责罚适当”,又体现“宽严相济”。
在这个意义上,一方面,车辆违停一律“顶格罚”或“无差别罚”,虽然不能说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但至少与其“宽严相济”的立法本义和精神不相符;另一方面,“一刀切”的处罚忽视了车辆违停情节和后果的差异,容易造成执法上的“责罚失当”,显然有失公平公正,也难以让受罚的司机服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