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城时评)拦火车维权:两败俱伤的公共博弈

(2015-02-04 00:04:10)
标签:

房产

吴龙贵    

     2月2日上午,南昌开往西安方向的K791次列车经过河南境内西峡站时被拦停20分钟。参与拦火车的多名当事者告诉华商报记者,当地一开发商“一房多卖,挖坑敛财”,导致上千人被骗,他们多次找县政府未获满意答复,只好做出极端之举。当晚,西峡县委宣传部回应称,当地公安机关已对拦车事件调查处理,刑事拘留6人,治安处罚22人;针对业主与开发商的纠纷,该县已成立协调处置领导小组。(《华商报》2月3日)
    对于此事,微博认证为郑州铁路局南阳车务段宣传中心主任的“南阳正步穿越青春”表示:“表达诉求可以理解,拦停火车非常欠妥,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妨害公共交通安全,火车何罪之有?”但也有网友对拦火车者表示同情,“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被关注,问题要是能解决谁会拿自己生命开玩笑。”
    两种态度,代表的是法理与情理的碰撞。法理而言,拦截火车危害公共安全,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都已经触犯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此事件中,6人被刑拘,22人被治安处罚,就是冲动维权的法律代价。而从情理上说,维权通道不畅、维权成本过高,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多次维权未果后,业主们终于站上铁轨,用生命来维权,固然是一种无知而盲目的行为,但却透着一丝悲壮与无奈。
    任何一起公共事件,如果缺失了对话与协商,不能在法律与道德的范围内以理性的方式来解决,而是以一种赌博式的心态进行对抗和博弈,最终必然造成一种两败俱伤的结果。“拦火车维权”的业主们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而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责部门也会因对此事的处置不力而付出公信力受损的代价。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但相关各方显然都难辞其咎。
    最新消息是,西峡县法院正对中石公司有效资产实施查封;公安机关正对该公司违规问题深入调查;西峡县成立了协调处置领导小组,并表示,任何诉求必须依法依规,后续处置工作正抓紧进行中。对当地的迅速反应当然有必要点个赞,但如今的神速,恰恰折射出当初工作的迟滞甚至失职。无论有没有发生“拦火车”的情节,这起维权事件本身的性质都没有任何的改变,但为何现在才开始“深入调查”,而当初业主们到政府维权上百次均未得到满意答复?能不能化解纠纷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政府有没有倾听维权者的诉求,并且秉持一个公正的立场,则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拦火车维权,抱定的是一种“把事情闹大才好解决”的投机心理,其中虽然饱含着诸多的无奈和委屈,但并不能获得公众的认同。然而讽刺的是,当地政府的表现恰恰证明,这种非理性行为有着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在类似的因权益纠纷而引发的公共事件中,我们很容易发生一种“试探现象”:维权者用不断升级的维权手段试探着政府可以容忍的底线,而政府则用沉默来试探维权者的耐心和决心,在这种相互试探中,流失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更是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于是小事变成大事,普通的民间纠纷,升级为绑架政府公信和权威的公共事件。
    “把事情闹大”式的维权路径,根本上说还是源于缺乏一个稳定的维权机制。民众无法合理预期自己的诉求是否能够得到解决,而政府则习惯于从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反应的角度来化解纠纷。事情闹大了,就是大事,急忙来“救火”;事情没闹大,就是小事,视若无睹。但事实上,对民众来说,涉及自身利益的纠纷其实都是天大的事。这种对公共事件认知上的不对接,或是“拦火车”之类的极端维权不断上演的根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