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城时评)读懂寒碜县府大院背后的“看图抒情”

(2015-01-16 23:59:39)

邓海建


    最近,一组关于浙江省文成县府大院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内被频频转发。照片中,陈旧的楼面、木质的地板、手扯的开关……让不少网友直呼很温暖,“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寒碜’的县府大院。”据了解,文成县府大院内除了一幢80年代建设的主楼外,其余建筑基本上为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有的建于解放前,有的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方都市报》1月16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听得到民间疾苦,自然不好意思独自享福。从这个逻辑上说,县府大院是器宇轩昂还是寒碜破烂,虽然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考量,起码也能折射出花钱的心态、行政的风骨。
    走起来地板嘎吱嘎吱响、一堆人挤在一间办公室,甚至强降雨的时候还要担心漏雨——这样的办公条件,哪怕就是“作秀”,当真几十年如一日身在其中,那么,不管什么原因搞得一肚子气的民众,但凡走进来瞧瞧看看,恐怕火气也会消了一半。更何况,近几年来,文成中学新校区,文成体育馆、文成县旅游集散中心、文成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民生工程都已相继落成,唯一不变的便是陈旧的县府大院了。
    当然,文成县是浙江省的革命老区,也是全省26个欠发达县中的6个重点欠发达县之一。经济基础差,财政很困难,县府大院“委屈”一点,也不是什么怪事。但破败的建筑,瞬间“感动中国”,背后的语境无非两个:一则,贫困县的奢华政府大楼,早已算不上新闻了。有媒体盘点了近几年媒体曝光过的政府豪华办公大楼:花费最低的也超过500万元,耗资巨大的动辄上亿甚至几十亿,造价超过亿元的至少有13个,最高花费40亿元。有4个国家级贫困县建造了与实际级别不符的办公楼。一些县府大楼成了“玉宇琼楼”,是中央有关禁令三令五申的现实基础。
    二则,除了办公大楼,在很多匪夷所思的项目上,少数贫困县花钱的节奏也令人咋舌。譬如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山西省贫困县沁源县决定建5个“五星级公厕”,未料,每个公厕的费用被指比预算超出至少30万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欠发达地区财政薄弱,钱来得更不容易,但在花钱的手脚上,可能比富裕地区还要任性,财政预算约束之软,是已成共识的通病。
    权力有钱不任性,这是值得点赞的事。数年前,河北大名县政府大院也感动了无数网友: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用就是50年。在大名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高的大楼是医院,最破的房子是县委县政府大院。”诚然,这不是一个比穷比惨的时代,也不能说破烂的县府大院一定对应着高品质的权力作为,但是,民众在寒碜县府大院上的“看图抒情”,起码表达了一种朴素的民意:权力,应该有谦抑之心,更应有歉抑之行。
    总之,住什么楼、吃什么饭,与做什么事、发什么言,有时存在着一定的因果逻辑。寒碜县府大院让人温暖,而要让这种暖意永续下去,还得靠制度规制好权力对权利的敬畏与悯恤之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