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也需要爱与关心
(2014-12-30 00:11:14)
标签:
育儿 |
杨朝清
“妈,昨天我遇见了两位大叔,他们给我说了很多,我只是想帮助他们,就把卡和手机都给了他们……请把我葬在爸爸的旁边。再见!”27日下午,丁双琴的尸体在东村码头附近被发现。此前,18岁的丁双琴留下绝笔信后离家出走。家属怀疑该女孩被骗,再加上3年前其父亲离世的打击,才选择了这条路。(《南方都市报》12月29日)
“助人被骗自杀”固然有丁双琴内心世界不够强大的因素,骗子们通过作伪的手段坑蒙拐骗也是一个直接的导火索。“助人被骗”的失落感和挫败感,成为挤压丁双琴的“最后一根稻草”。
“助人被骗”切割了社会信任,增强了人们利他行为的成本,让人们封闭性、保护性的社会排斥潜滋暗长。15岁辍学努力赚钱供哥哥读书的丁双琴,过早地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在众人眼中,丁双琴是一个“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德样本;可是,她内心世界的孤独却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与关心。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沉默、内向的“好孩子”、“乖孩子”,往往容易被忽视、被遗忘,成为注意力盲点。一旦这些边缘群体成为注意力焦点,通常都伴随着令人惊心动魄的意外伤害事件。
悲剧说到底是一个连续谱,不论是从源头上杜绝骗子作伪,还是从中间环节普及生命教育、建立心理健康“减压阀”,避免自杀的悲剧,既需要个体救赎,也离不开制度关爱。“助人被骗自杀”带给全社会最大的叩问,就是应该如何去关注、关心那些“好孩子”、“乖孩子”的精神世界。
后一篇:全县总动员追贷追出“法治坏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