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话题   养老金入市再起波澜

(2014-11-15 23:46:37)
标签:

股票

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测算,基本养老保险在过去20年来的损失量化后分别为:以通胀率(CPI)作为基准,贬值将近千亿元;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率为参考基准,损失将高达3277亿元;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为参考基准,潜在损失将近5500亿元;以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作为参照,福利损失将高达1.3万亿元。(11月11日《京华时报》)
    
    
    养老金的问题在投资之外
    
 张燕
    
    三年前,国内曾掀起一场关于养老金投资体制改革的“全民讨论”;三年后,投资方案仍未出台。时间继续拖延,按照郑秉文先生的计算即意味着,养老金等于继续在损失。
    相关部门确实应该加速养老金投资体制改革,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譬如,各地养老金的管理壁垒没有打破,掌握养老金的都是地方社保部门。这些部门首先已经形成了既得利益,同时他们本身也不是专业的投资机构。谁都怕担风险,所以宁可不投资、少投资。那么,要加速养老金投资,就必须解决养老金管理权属、投资权属问题。同时,还必须解决如何应对和解决风险等问题。
    与此同时,养老金的投资问题不过是养老体制的一部分。除了养老金本身的投资之外,还涉及到破除养老金双轨制、做实空账、提高养老金统筹层级等多方面。换句话说,养老金投资体制改革必然和养老体制改革同步。而到目前为止,养老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哪一项改革优先,孰先孰后争论不休。社会普遍认为,公平问题才是养老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的。
    很多部门和人士也都担心,如果公平问题没解决好,养老金投资万一还出现投资亏空,那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养老问题将更多。从这个角度看,更不难理解为啥至今为止,养老金投资步伐较慢。中国现行养老体系各类人群待遇差距显著、养老基金缺口大等问题,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很多隐患。改革养老保险双(三)轨制不能一再回避和拖延,否则养老改革就是虚言。
    
    
    入市有风险  养老钱赔不起
    
    普嘉
    
    支持者认为养老金入市能提高回报率、减轻政府的养老负担,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金融工具创新以及健全公司治理都有积极的作用。问题是养老金入股市必然是受到股市高回报率的吸引,但也必然带来高风险。用养老金赚钱固然很好,但亏本了怎么办?在中国资本市场不完善的背景下贸然让养老金入市凶多吉少,想要实现养老金的高收益又无风险很难做到。不要忘记2006年的上海社保基金案,当时百亿人民币也是投入资本市场的。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养老金关系亿万老百姓的养老钱,一分一毫都闪失不得,所以应该采取更为稳健的保值政策。此外,养老金入市,投资风险由参保人承担,决策权却不由参保人做主,这违背了“谁承担风险谁决策”的基本原则。权利和责任的不对称,很难保证投资收益水平。在目前条件下,将养老金存放在银行或购买国债是最安全的管理模式,虽然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不一定能保值,但至少不会发生大面积账面损失。
    
    “入市”不是洪水猛兽
    
    此飞
    
    投资有风险,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关键是我们怎样看待风险。15年前,你拿10万块钱炒股,现在只剩一万块,这是风险,但15年前10万块钱可以在二线城市买套房,你存在银行吃利息,现在连首付不起,这同样是一种风险。同理,养老金投资失败,是一种风险,但养老金趴在银行账户上,20年来一直跑不赢CPI和平均工资增长率,导致变相贬值和各种福利损失以千亿、万亿计,难道不是一种风险?事实上,我们很难说哪一种风险更悲摧,对公共利益的危害更大。
    只是人们通常只认识到显在的、静态的风险,而认识不到潜在的、动态的风险。这一方面当然与投资环境有关,比如说投资渠道狭窄,投资市场缺乏公开透明等等,另一方面,则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投资意识较弱,甚至对投资本身存在本能的偏见和抗拒。数据不会骗人,放在一个更大的视野来看,由于养老金不入市所造成的资金贬值和损失,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养老安全和养老质量。
    从国际经验来看,养老金入不入市,也是各有支持者。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一直坚持不入市,而以荷兰、新加坡为代表的国家,则把大多数养老基金投资于房地产、股票、资本市场,以实现保值和增值。这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取向,不能简单地从入不入市来判断谁优谁劣。
    “入市”不是洪水猛兽,前提是怎么入法。鉴于保障性和兜底性的特点,养老金入市的操作显然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资金,简单来说,可以遵循“不把所有鸡蛋装在一个蓝子里”的原则。一是区别对待,试点先行。201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1000亿养老金投入资本市场,就起到了带头作用,在此基础上,经济较发达地区可以相继跟进。二是建立风险补救机制。一旦养老金在投资市场盈利,就必须将一部分资金存留下去,成立基金,以预防和冲抵未来可能发生的投资失败的风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