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新“二十四孝”取代“埋儿奉母”

(2014-10-27 01:09:03)
标签:

情感

张枫逸

    为了弘扬孝道,弘扬传统文化,最近,安徽省六安市便以二十四孝故事为题材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引发了争议。而且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和鲁迅先生反感的一样,都是那个叫“郭巨埋儿”的故事。(《中国广播网》10月26日)
    依托传统文化弘扬孝道固然是一件好事,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二十四孝中的一些事例已经明显不符合现代道德和法律标准。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的抱残守旧,照搬照抄。鲁迅先生当年在点评二十四孝图时,就将其分为3类,一类是可以勉强效仿,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一类是可怀疑的,如《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有性命之虞”;另一类是反感的,如《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这种明辨笃行的态度,放到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事实上,从古至今,我们从来不缺少孝敬父母的标准和典型。2012年,新版“24孝”行动标准发布。与旧“24孝”相比,新“24孝”更简洁易懂,朗朗上口,“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行为准则,不仅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还融入了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据制作公益广告牌的单位负责人解释说,选用“二十四孝”是上级领导下的决定。或许,对于拍板决策者来说,这只是一种应景的宣传任务,并没有认真琢磨广告内容,考量宣传效果和社会影响。凸显公益广告的形式主义。
    目前,六安这批引发争议的公益广告牌已经撤走。不过,有关部门更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弘扬孝道。公益广告不能只是一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必须起到宣传引导的作用。至于“埋儿奉母”的“愚孝”,不要也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