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由谈)“饱汉”输血不如让“饿汉”长肉

(2014-06-13 00:42:57)
标签:

房产

白翎 
    即将出台的《昆明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公办学校教师自愿到民办学校任教的,可以保留原有公办教职工身份;民办学校教师符合规定条件,被国家机关或者公办学校录用的,在民办学校任教的工龄、教龄连续计算。即公办教师到民办学校教书还姓“公”。(《春城晚报》6月12日)
    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不过,目前的民办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还处于“陪衬”角色。民办教育遭遇着贷款难、社会偏见根深蒂固、教师队伍不稳等瓶颈。民办学校教师普遍存在“引不进、留不下、稳不住”的问题。有民办学校校长表示,优秀教师的严重流失,是其致命伤。
    在这样的背景下,《条例》通过保留原有待遇,鼓励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打破流动壁垒,试图以此均衡双方的师资队伍。同时在税收政策上予以优惠减免等,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办学校的困境。
    类似的政策在国内多地已有实践,但也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如此支持民办学校是慷公办学校之慨,比如倘若民办学校施以更高的待遇,是否会造成公办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失,影响其正常运转。或者,公办学校的在岗教师一个萝卜一个坑,公办老师去民办学校,是否会造成公办学校师资力量超标、超编,加大财政压力等;也有人怀疑,既然同是享受同样待遇,如果民办学校软硬件设施等仍差强人意,公办学校教师又何必转换门庭?此外,有人提出,民办教育也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之分,对于营利性的学校而言,用公共资源去补贴市场主体,是否具有正当性?
    事实上,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频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教师待遇与公办学校教师有很大差距。除了薪酬待遇的高低,还表现在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厚薄。据测算,民办高校教师退休后养老金仅相当于公办学校教师的50%左右。另外,部分地区的民办学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进修培训、课题申请、评先选优、国际交流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的差距也很大。不缩小这种差距,民办学校留人难的问题仍旧难以解决,仅靠“公师民教”这种“输血”模式或许远不够。
    《条例》提出民办学校应依法为教职工买“五险一金”,但是否会被学校置若罔闻?而且薪酬福利之外的其他差距仍未解决。值得借鉴的是,广州尝试设立民办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年金制、优先入户等多举措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青岛市开展民办非营利性全日制学历教育学校的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同等待遇试点,优秀民校教师有望进事业编制管理;还有浙江温岭的教师称,对于他们而言,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没有什么区别,同属于教育部门管理,教师在职评、流动上,没有分别对待。报道显示,浙江温岭民办教育尝试“民有国管”的模式,为民办学校提供大量公办师资,保证“源头活水”。最终达到了拆了“篱笆”满盘活的局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明确规定“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倘若能真正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在政策、环境、同工同酬等方面实现“一视同仁”,打破身份壁垒,民办教育的困境或许便能够迎刃而解。简言之,让“饱汉”输血,远不如让“饿汉”长肉,激发其自身“造血”功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