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嘉
5月11日,当全社会都在歌颂母亲伟大的时候,来自浙江、北京等七省市的28名母亲却做出了“自毁形象”的事情:她们在网上宣布当天家务罢工,并希望有其他母亲加入或支持,希望以此唤起社会正视家务劳动的巨大价值。这群妈妈在生活、工作中发现,女性承担家务劳动的时间比男性多3倍。(新华社5月11日)
传统社会里,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角色定位,操持家务则是“主内”的重心。人们对贤妻良母的评判标准,往往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问题是厅堂和厨房都局限在小家的范围里,所谓贤良淑德,换个角度看,其实是对女性的束缚——不但要把家务活干好,还得任劳任怨。
在母亲节,七省市的28名母亲“爆发”了,她们不但抱怨家务劳动价值被低估,还罢工当天家务。这相当于告诉社会,母亲并没有那么“无私”,她们并不天生就爱做家务,而是更愿意享受生活,不愿意被繁重的家务活所累。
传统经济学认为,家务劳动不像其他可以流转的商品或服务那样具有交换价值,只是在家庭内部有价值,丈夫挣钱养家往往被评价为对家庭的贡献更大,这让经济上依存于丈夫的家庭主妇往往陷入地位不平等的境地。但不能忽略的是,家务活也是一种需要付出成本、能创造收益、具有价值的劳动。
不少女性的主要时间、精力投入在家务上,无暇顾及社会性工作,或早早退出职业,实际上这些女性是为男性做出了事业上的牺牲。还有很多职业女性,生育小孩后依然要工作、家务两头兼顾,当然希望家务由家庭成员共同分担。母亲家务罢工,也许并不是想让丈夫支付给她们劳动报酬,而是渴望家务劳动价值能更多被肯定,家庭成员之间更公平地分担家务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