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疆
如今,手机在大家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家人坐在一起说话闲聊的时候越来越少,一人手里一个手机,低头看小说、玩游戏的情形倒是屡见不鲜。今年春节,大河报正式发起“让亲情回归”的倡议,呼吁大家在大年夜,关掉手机、关掉Pad、关掉电脑,全心全情,陪陪家人。(1月28日
大河报)
近年来,“年味越来越淡”的声音不时被人提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时候我们的身体虽然回家,但我们的心却随着手机落在了路上,乃至于亲人相见却无话可说。
时至今日,科技的发展不仅使我们感受到巨大便利,同时也感受到莫名的感伤——虽然轻触手机屏幕就能触摸整个世界,但越来越多的人却时常将“无聊”挂在嘴边;虽然我们这一刻可能会面对闪烁的陌生QQ头像侃侃而谈,下一刻面对多年不见的好友,却可能在一句“呵呵”之后便再不知说些什么。虽然拥有手机绝不意味着拥有世界,不少人却似乎有了一种更深的忧虑——失去手机就意味着被世界轻易遗忘。当我们全部的生活都被小小的手机“绑架”,到底是我们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我们?
我们的现实生活正在被“格式化”——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正在变得日渐稀缺,即使面对最亲密的家人,我们往往也吝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手机面前,传统意义上的亲情岌岌可危,这是技术时代最大的不幸,也是除夕夜“关机一小时”的意义所在。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每在电子产品前度过一小时,面对面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就减少近30分钟。由此使科研人员担忧的是,人类面对面的交流是否会因稀缺而变得笨拙,我们是否将因此而变得更难与别人沟通与交流?从这种意义上看,“关机一小时”不仅是为自己彻底放个假,慰藉一下久违的亲情,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亲人那里重新找回面对面沟通的乐趣。
“科技使生活更美好”,前提是我们首先要懂得生活,而不是沦为科技的附庸。除夕夜,请给亲情多留些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