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者来信) “举牌喊孩子回家过年”湿润游子的心

(2014-01-22 00:51:29)
辛木

    20日上午10点,在郑州五一公园内,10位老人一起举起纸板,引来不少市民围观。纸板上写着:“春节,爸妈想你了!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他们一边举着纸板,一边还合唱起《常回家看看》。(1月21日新华网)
    据悉,这10位老人都是郑州棉纺路街道办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他们的子女未必一定在外地工作,也未必一定不会回家过年,说白了,这是老人志愿者们搞的一次具有公益性质的行为艺术,他们借这种形式替那些渴盼子女回家过年的老人发出呼唤——尽管如此,一句“春节,爸妈想你了”仍然湿润了万千游子的心,令人潸然泪下。
    今年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检验这部法规实施效果的第二个节点——在去年中秋节到来的时候,媒体的调查显示,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未体现出明显效果:子女们该回家的还是要回家,不回家的仍旧不回家。
    现在春节悄然而至了,老人们盼望子女回家的念头越发强烈了起来。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了硬性规定的缘故,而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一种人伦天性。当10位老人举起“春节,爸妈想你了”的纸牌的时候,当老人们唱起《常回家看看》的时候,相信从旁边走过的任何人,都会引发强烈的共鸣。
    当然,子女们春节不回家过年,做不到“常回家看看”,未必一定不把老人放在心上,更不一定是忤逆不孝。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子女们一定在春节时回家,如果子女们在平时真正做到了时常回家,老人们得到了很好的精神慰藉,即使春节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回家,老人们的心理失落感也不至于有多么严重。老人们之所以在春节到来的时候格外期盼子女回来,主要是平时的期盼情绪积累叠加的缘故。
    因此,要想让《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真正落到实处,国家必须辅之以配套的法规制度,譬如建立健全员工的带薪休假制度,给子女们常回家看看提供出可供操作的现实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带薪休假制度,就是一种“孝道”制度。如果有了“常回家看看”的条件而不去遵守和落实,那才是真正的不孝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