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察家)学校不该是烧香拜佛的道场

(2014-01-14 01:16:32)

守愚

 

    求神拜佛,对应的场合往往是寺庙祠堂。可在山西五台县多所学校的校园,“谢土”仪式盛行。校领导会焚香点蜡,甚至下跪祭拜。而每逢这祭仪,老师要凑份子备纸元宝,不少学生被令下课期间叠元宝。对此,五台县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尽管“谢土”仪式含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作为当地的一种风俗,学校、单位甚至政府部门都会办。(《新京报》1月13日)
    跪地“谢土”、门上贴符……在校园里,书香与焚香、讲台与祭台共生,这吊诡的景象,难免给人时空错乱的感觉。可在五台县的一些学校,“谢土”祭仪俨然成了气候,非但校领导、老师会参与,学生也难置身事外,而其频次是“每年都有”。
    涉事校方回应称,“谢土”旨在祈求师生平安。听上去不乏善意初衷,问题是,“祈平安”就必须诉诸做法事吗?还是在学校里?要求老师自备“道具”,甚至让学生也被卷入,这合乎情理吗?
    五台县的地界上有佛教名山五台山,当地民众受供佛仪规的熏陶,原也正常。“谢土”仪式,在当地究竟是迷信,还是风俗沿袭,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谢土”属于民俗,意在“保平安”,它也应注重场合。就如社会学讲到的“情境合宜”一样,任何行为,都应考虑到具体背景。在学校里搞“谢土”之类祭仪,显然不合适。
    如果说,此前媒体曝光的,在有些学校,师生在中高考前求神祈福,以图心理安慰,还情有可原,那么在五台县这些学校上演的“谢土”,则无疑是用力过猛:它会裹上间接宣教的意味,与教育内含的价值基点不合,也容易造成对学生的价值观侵袭。
    要知道,学校是公共机构,承载着育人的功能属性。虑及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辨识力低等特点,它当拒绝“怪力乱神”之类的价值侵入,而不能任由其潜移默化的畸形引导、潜在裹挟。否则,在学生的价值观纸张上,难免会被涂抹上认知错乱的油彩。
    即便有些校领导信奉神祗,无违法规,那也应去专门场合,或在私域内进行,而不应把学校当成烧香拜佛的道场。作为教师,也该注重“行为世范”,传道授业,寓教于行。做法事内含的“问鬼神”纹路,本就与教育逻辑相悖。而以教育者的劝谕姿态,让学生“配合”着叠纸元宝,其误导后果相当严重。
    在学校里办“谢土”法事,是教育跑偏。而家长的反馈——“只要我知道学校办法事,就把孩子接走”,也足见它引发部分人的担忧与反感。遗憾的是,该县公职人员回应时,竟称:“这能起到辟邪作用,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好处。不然学校师生2000多人,出了事那就坏了”。将师生安全系于做法事上,何其愚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钟连盛认为,不同的地方都会有自己的风俗,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不过沿袭也要分场合。五台县的“谢土”法事,就算是风俗,也该“为学生讳”,对学校而言,显然应与跟类似活动保持距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