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楚汉
就在近来多个省份宣布除夕当天高速公路“不免费”之际,黑龙江省传出消息,称该省“拟定了省内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细则,预计除夕中午起即可实行”。一位黑龙江省有关部门了解情况的人士证实此消息:“何苦大过年的还让人交钱呢?”(《京华时报》1月9日)
今年除夕不放假,大多数省份都已宣布高速不免费。在这样的环境下,黑龙江的免费政策无疑很让人期待。而“何苦大过年的还让人交钱”的大白话,质朴得如同村言巷语一般,更让人倍感温馨。表面看来,这句话受到好评是因为其很接地气,通俗易懂,实际上在这背后,其实更是政策的人性化。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过年的意义其实就是团聚和欢乐。在这个时候,如果能享受到“免费”回家的小优惠,无疑是让人很开心的。
公共管理说到底就是为民众服务,让民众满意。可是长期以来,在很多管理者的思维中,却习惯于把公共决策搞得复杂难懂,似乎越深奥,也才越可以显示出管理的水平。几天前有个新闻,山东对一些到期的高速公路延期收费,给出了一二三四诸多理由,看起来头头是道,可实际上却一条也站不住脚。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不想放弃收钱而已。
除夕时高速公路到底该不该免费?没有标准答案。《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4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法定节假日的连休日。而今年除夕不放假,所以免费也就没有了必然理由。问题在于,国家规定的节日免费可以看成是个刚性福利,并不代表非规定的节日就不可以免费。
不免费也许可以找到很多理由,但免费却只需要一个理由,那就是民众的需要、老百姓的感受。关键就在于,各级管理部门是不是真的把民众需求装在了心里。何必要为难民众呢?公共管理需要更多大白话,其实,公共管理的本质也就是这些大白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