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莉
“这么冷的天,校服那么薄,不穿校服便会遭到处罚,孩子冻得受不了。”近日,市民杨女士致电反映,阜阳市第十五中学强制要求在校学生进校时必须身穿该校校服,否则就会遭到处罚。有学生担心被处罚,就把羽绒服套在校服里面穿。该中学校长否认了强制说法,并表示“可能部分学生养成了穿校服的习惯,一时未能改变”。(1月2日《颍州晚报》)
大冬天的,怎一个“冷”字了得。如果不是校方抑或班主任要求穿校服,学生是不太可能“宁可穿单薄的校服,也要挨冻的”,更不至于惊动家长,进而向媒体投诉。好在有些学生也很聪明,为了规避处罚“创新”了穿法——把羽绒服穿在里面,校服穿在外面。只不过这样的“创新”,看着就别扭,穿着更不舒服。正可谓万不得已。
道理很简单,事实也再清楚不过。可该中学校长,不仅表示“只是建议,没有强制也没有处罚不穿校服的学生”,还强调“可能部分学生养成了穿校服的习惯,一时未能改变”。说得一点责任都没有似的。一方面,倘若真是“学生的健康最重要,不可能为了方便学校管理,不顾学生的冷暖”这样想的,一开始就不会建议学生穿校服,只会提醒学生天气冷了,要多穿厚实的衣服保暖,以免受冷挨冻生病。另一方面,看到习惯穿校服仍然为改变的学生,就会要求其穿厚实的衣服,而不会熟视无睹。退一步说,就算真有这样的学生,也是教育败笔。毕竟,学生连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都不会,只能怪教育“无方”。
这年头,学生寒风中穿着单薄衣服迎接领导、冒雨开会或表演现象时不时就粉墨登场,冬天要求穿校服更是心照不宣的普遍做法。而这回,学生见着家长开来的车就迫不及待钻进车里暖身子,真相不就大白于天下了吗?
更令人揪心的是,学校也好,其他行业也罢,面对问题常常总是不肯承认,反而找这样那样的理由圆谎。说来说去,“校服套羽绒服”传递教育责任的温度。经由此事,我们看到了冷漠的教育,冰冷的教育责任心。现在的问题是,爱美的学生都不怕“校服套羽绒服”丢丑了,咋就温暖不了教育责任、捂不热教育责任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