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
“课堂上吃瓜子罚款100元,课下吸烟一次罚500元,晚自习后溜出校园上网罚款1000元……所有罚款都交到校长手里了。”日前,汝南县常兴镇第二初级中学的罚款新规引来争议。而据记者采访得知,此举居然是学校和家长为教育学生而演的“双簧”,校长收到罚款后会悄悄还给家长。(12月11日《大河报》)
客观而言,家校之间的“双簧”罚款戏其实并不乏善意初衷。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从来都不是以罚款这种让人惧怕的形式来教会孩子明辨是非。罚款教育最大的错误就在于,它破坏了师生之间本该存在的“爱”的链条,让学生和学校之间产生了无以名状的隔离感,从而在本质上破坏教育规律,扰乱正常的教育秩序。
教育家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曾看到一学生用泥块砸班上同学,陶先生当即阻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自己办公室。放学后,陶行知却给了这名学生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准时,我却迟到了。”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给了他:“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停止了,说明你很听我话。”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善良。”这位同学听到这番话后感动极了,哭着说:“校长,你打我吧,我错了。”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到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并以此结束了这场谈话。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这个世界上其实并没有坏学生,只有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值逆反心理爆发的突出时期,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往往夹杂着一种抵制与排斥,单纯地罚款只会让他们对教育产生反感。而陶行知的给糖教育,则是在以表扬代替批评的语境中,以另类的“肯定”让学生明白了自身错误之所在,让师生之间的教育链条更加稳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