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察家   “GDP害死人”并非腐败贪官的辩护词

(2013-12-11 00:32:47)
标签:

杂谈

此飞

    11月2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据知情者称,郭有明被调查所涉问题,或涉及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的决策失误和当地地产项目违规。得知郭有明出事后,一位老领导在日记里写下“GDP害死人”。(《新京报》12月10日)
    对于“GDP害死人”的说法,很多网友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官员之所以腐败,一是因为个人私欲的膨胀,二是因为权力不受约束所致。发展型的城市,固然会因为诱惑比较多而导致官员腐败,但不少经济落后的城市同样也有腐败官员的存在,两者并无本质联系。甚至有网友认为,所谓“GDP害死人”,实际上是对腐败分子的一种辩护。
    任何腐败都是因为权力不受约束所致,然而把所有贪官落马的原因都笼统地归咎于此,却不免有一种凌空蹈虚之感。从官方到民意,多年来也一直在呼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但问题是,有一些权力为什么就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呢?显然,这背后有着更为复杂更为具体的成因。
    纵观郭有明的腐败轨迹,几乎是与其为官政绩是一致的。郭有明主政宜昌12年,曾经用4年时间将宜昌的GDP从1000亿元做到2000亿元以上。如此耀眼的政绩,显然离不开大项目的支持,2009年,投资70亿元、号称未来将成为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涂镀板生产研发基地的三峡全通便由郭有明一手操办。但也正是这个项目,成了郭有明的“政治滑铁卢”,让他从一个有口皆碑的“能干型”官员变成一个“能贪型”官员。
    有一个细节足以说明,过度追求GDP与郭有明今日之落马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三峡全通项目二期、三期工程开工时,有市领导就开始私下议论,认为公司扩张过于盲目,非常危险。企业老总称,不是他想把企业搞这么大,而是有市领导这样要求,这名市领导,当然就是郭有明。主政宜昌多年,郭有明不可能意识不到盲目扩张的风险,他之所以要一意孤行,显然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贪腐,更是因为这么做更加符合他的上级对他的政绩期待。要知道,郭有明的一路升迁,不是因为其清廉,而是因为官商界对其施政魄力、个人能力的不菲评价。身在这样的环境中,郭有明或许也会有一种身不由己之感,因为他只有通过不断刷新GDP指数,才能维持现有的官场地位和政治前途。
    说到“GDP至上”的危害性,人们通常只注意到对环境的污染,而往往忽视它对官场生态和权力品质也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力量。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决策效率,垄断话语权,“GDP至上”也就成了“一把手至上”。没有哪一个官员是圣人,当权力大到能以发展的名义操控一切的时候,想不腐败都难。从这个意义上说,“GDP害死人”并非没有道理,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也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在发展模式、官员考核评价上找到更为切实可行的路径。日前,中央组织部发出通知,明确不再以GDP论英雄,这样的考核制度的改革是值得期待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