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漫评)“男子汉课”

(2013-12-06 01:20:47)
标签:

杂谈

    12月4日,北京朝阳实验小学,一名男孩在练攀岩。该校启动“小男子汉”培养计划,为男孩开设了特色课程。攀岩、双截棍,这些以前在学校眼里的高危险运动项目,如今成为了学校特色课程。昨天来自朝阳区教委的消息,朝阳实验小学为了从小培养有阳刚之气的“爷们儿”,特为男生增设了足球、攀岩等7门“男子汉”课程。(《新京报》12月5日)
    时下一些男孩子性格上偏于柔性、女性化,不利于健康成长,当地学校注意到这一问题并采取开设“男子汉特色课”的方式解决,出发点值得肯定,但效果恐怕不容乐观。男孩子“女性化”,根源在于生长环境出了问题,家长过度溺爱,不给男孩子独立担当的机会和时间,为安全起见时时呵护而不给孩子独立思考和处置问题的机会,以及与应试教育过度重视书本知识因素,都一定程度上消磨了男孩子勇敢、锐气和创造能力等。这是整个家庭成长环境或教育机制这一大环境造成的。
    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从家庭养成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等多重方面入手。日前,教育部声称在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要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这是高考指挥棒积极转向的信号,也是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培育和塑造完善人格、培养“男子汉气质”的机制性安排。同时,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和推行将体育测试列入小学教学成果考评,探索实践让学生体质与区县政绩挂钩等,都释放出来的是“男儿当自强”和让男孩子们保持“纯爷们”的环境改良信号。 毕晓哲 文 本报美编 胡强俊 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