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城时评)旅游从来都不只是富人的游戏

(2013-09-28 01:07:05)
标签:

杂谈

首席评论员 姚文晖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为贯彻落实《旅游法》,营造良好的旅游价格环境,降低群众旅游成本,近期,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在国庆节期间推动全国约1400家景区实行门票价格优惠,平均优惠幅度约20%。
    从数量上看,今年国庆节参与门票优惠政策的景区要远远超过去年“十一”。比这更值得称道的是,今年的优惠比较货真价实。去年国庆节的降价景区名单有点像“逗你玩”——参与降价的大都是交通不便、少有人问津的冷门景区,因而门票优惠政策搞得像是“二流产品降价甩卖”;而今年国庆节,不仅降价景区多、打折幅度大,而且一些著名景区,如云南石林和香格里拉、山西五台山和云冈石窟、湖北神农架和武当山等,均在优惠之列。一些此前从不知降价为何物的5A级景区,这回也放下身段了,颇有点“降价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味道。
    景区门票降价,百姓省钱,无疑是件好事情。只是不知道这样的临时性优惠政策,是各地方政府和景区迫于国家部委的指令,还是对降价从内心深处形成了共识。若是前者,则节假日门票降价就可能只是一阵风;若是后者,则旅游业的“门票经济”有望终结。
    景区门票为什么必须走低价或免费路线?其实这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公共伦理问题。伦敦旅游局一位官员说得好:所有的自然景区,以及绝大多数人文景区,都属于公共资源,这些景点的经营管理费用,实际上是用纳税人的钱支付的,因此景区门票价格太高说不通,等于让老百姓再交一次钱。由于有这样的共识,不少国家的自然景区完全免费对公众开放,人文景区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门票。
    我们也有景区完全免费的年代。比如唐代,有很多诗人终身穷困潦倒,读他们的诗作,可以看出他们到过不少名山大川,诸多美景给了这些穷诗人创作灵感。可以设想,若当时走到哪儿都需要门票,写山水诗就成了富人的专利。明代旅行家徐霞客30多年游遍大半个中国,很少骑马或坐船,主要靠徒步跋涉,途中经常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可见他并不富裕。有网友调侃,假如老徐生活在当代,根本不可能写出《徐霞客游记》,顶多就能写本《徐霞客逃票攻略》。
    当然时代不同,做这样的类比未必合适。今日之旅游于地方经济而言已是一种产业,这也没错,但旅游产业怎么打造,是不是一定要在门票价格上发力,则大可商榷。西班牙旅游业专家安赫尔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旅游业产业链很长,它能带动100多个行业,它对饭店业贡献率超过90%,对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大量游客带来的税收足够维护景点。
    对比国外的景点门票价格,国内景点的门票其实还可以再降价,而且不止于节假日优惠,平时的实际价格就该大幅下调。我们的国民人均收入排在世界100名开外,而景区门票价格却比一些高收入国家高得多——游一次张家界,相当于游3次法国卢浮宫,或游7次美国黄石公园。
    景区门票价格降到什么位置才算合理?我的理解是,高收入者玩得起,低收入者也玩得起。差别只体现在吃、住、行、购物这些可以自由选择消费水平的项目上,穷人穷玩,富人富玩,但在进入景区大门时,二者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没有门槛或低门槛,都可以轻松迈过。相关报道见A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