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飞
针对日前浙江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九小学多名学生出现流鼻血症状,乐清市委宣传部、乐清市政府新闻办公室9月11日发通报回应称,目前,已发现并确定39家企业涉嫌非法生产和排污,均被断水断电,责令停工停产。9月9日上午,原19名出现流鼻血症状的学生,已全部返校上课,情况正常。(人民网9月11日)
9月5日,温州乐清北白象镇第九小学出现19名学生流鼻血、头痛等症状,被疑中毒。9月6日,温州乐清市环保局通过检测发现,学校周边的工厂废气排放超标。废气排放是不是造成小学生集体中毒的污染源尚在进一步检测之中,但学校周边有如此多的非法生产和排污的企业,不禁让人惶恐。让小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有网友悲叹:这简直就是拿生命在读书啊!
事件发生后,当地领导要求高度重视,乐清市环保局也仅用一天时间即锁定初步原因。应该说,政府对此事的反应和处置是可圈可点的。然而,“高度重视”说到底只是一种事后补救,而越是迅速地查明原因,越是说明这本是一起不该发生的校园中毒事件。更进一步说,无论政府的表现多么的雷厉风行,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这里的小学生成了校园环境问题的无辜的小白鼠。
小学生成了检测校园环境的小白鼠,是对监管缺位的一种巨大嘲讽。校园是读书学习之地,本应该是最安全的场所,而小学生身体稚嫩,尚在发育之中,对环境污染的抵抗本来就低。更重要的是,无论学生还是学校,都不具备辨识环境污染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因此,保护校园环境安全乃是相关职能部门的天职所在。然而从现实来看,情况却恰恰相反。乐清市环保局的排查发现,学校周边有企业39家,涉及化工、电镀、喷塑、服装等行业。如此多的污染企业聚集在学校周边,监管部门何以长期视若无睹?小学生集体中毒,可见环境污染之严重,那么环保部门的日常监测又做得如何?小学生成了小白鼠,根本上源于监管部门在装鸵鸟。
小学生成小白鼠,也折射出一种“不出事就不作为”的环境治理思维。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正是因为发生小学生集体中毒事件,使当地政府认识到兹事体大,不得不重视,才下决心进行排查,彻底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然而,假如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呢?并不是所有的环境污染都会以如此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多的时候,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伤害是日积月累,不为人所感知的。假如环保部门没有建立常态的科学监测机制,不把环境治理的工作前置,而非得等到出事后才积极作为,甚至是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才“邀功式作为”,那么不仅是对其职责的玷污,也无异于是把公众的生命健康当成了儿戏。
对于校园安全问题,人们通常只能想到近年来屡次发生的暴力伤人事件,然而有一种伤害同样不可忽视,这就是环境污染。相比于暴力伤人事件的突发性和可防范性,环境污染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每一个小学生的身体,并且不易察觉,相当于一种慢性杀人。因此,针对这起校园集体中毒事件,有必要对当地环保部门进行严厉问责,并进而反思环保管理体制。试问,如果连校园都难以逃脱废气的侵袭,还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