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信   解“午餐之困”需政府“掌勺”

(2013-08-21 00:40:10)
标签:

杂谈

白翎

    8月19日是昆明市小学秋季开学的第一天,不过,有部分小学暂停了午餐集中供应,这让家长感到突然。相关负责人表示,何时恢复要等教育部门通知。(《春城晚报》8月20日)
    学校暂停供应午餐,愁坏了部分家长。一方面,家长要请假给孩子送饭,或者在午间花两个小时左右接孩子回家吃饭,再送回学校,消耗了花费大量的时间。如若大多数学生父母都因此上班难安心,便意味着一定范围内社会工作效率的集体下降。白岩松在其书中描述的美国校车制度让人印象深刻,黄色的校车早晚风雨无阻地安全接送,“与中国的母亲相比,美国的母亲一天有26个小时,多出的两个小时,是不用送孩子省下的。”这样的制度,我们并不急于求成,但如今,对于昆明部分学校而言,通过尽快恢复午餐供应,让家长的接送从四趟变回两趟,莫让孩子的午饭影响家长的“饭碗”,要求不算过分。
    另一方面,不能被接送的孩子,“只能三五成群结伴走着回去,还不时追逐打闹着,街上来往的车辆很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找“小饭桌”或者让孩子自己解决中午饭,又存在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都是学校暂停供应午餐后不能回避的隐忧。
    至于为何部分学校停止供应午餐,从报道来看没有确切的答案。是因为“午餐回扣”事件,还是伙食质量难保证,尚不得知。但对于小学“午餐之困”,“熄火”回避不是办法。
    笔者也曾在采访时体验过云南省内曲靖和丽江的一些乡村小学的营养午餐,荤素搭配,虽然不见得多么丰盛,但孩子们涌来打饭时是满满的期待,吃着是满足的开心。在这些乡村学校,校方都曾花大气力修整学校食堂,保证硬件的配套。在经费能够保证的前提下,通过专人负责,蔬菜和肉类食品定点采购,及时冷冻冷藏保存,避免采购四季豆、长芽土豆等,让学校午餐争取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甚至有家长反映,孩子因为在学校的伙食太好,回家都懒得多吃。在这些办学条件远不及城区学校的地方,学校午餐的卫生、味道、营养以及安全都能保证,那么,在城区学校,只要拿出决心和举措,想必也不会是难题。
    推行学生营养餐是个社会系统工程,中小学“午餐之困”,除了学校方面的责任,主要还存在缺乏法律规范、缺少政府扶持、午餐质量不能保证、全民营养意识不足等几个问题。因此,首先需要政府“掌好勺”,予以重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律加以规范,增加经费补贴,因地制宜制定午餐标准,逐步建立完善的中小学营养午餐制度。是通过建立学校食堂、配备营养师,予以规范化管理供应;还是由政府部门出面牵头,通过招标选择出可靠的食品加工企业统一为学生配送,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此外,也要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标准化”,让学生午餐避免“营养流失”。在这方面,北京、上海等先行地区的经验可供参考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